人生札記——哲學家的反思
- 作者: 豁思
- 日期: 2025-08-17
提及哲學家,筆者總會立即想起小時候曾讀過一本由哲學家周國平寫的書《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這是筆者人生首次閱讀哲學家寫的作品,當時帶來的震撼至今難忘。
《妞妞》記述周國平與妻子雨兒誕下女兒妞妞一事——這本應屬於高興的事,夫婦二人卻在妞妞滿月前三天發現她的左眼閃出奇異的光,如貓眼般清澈見底,不幸降臨在這幼小的生命上。最終經過檢查,妞妞確診雙眼多發性視網膜母細胞瘤,左眼有一個大病灶,右眼有三個小病灶,而其中一顆細胞瘤更朝鼻子生長,這是極為惡性的腫瘤。以當時的醫學水平,只能為妞妞摘除眼球,且預計康復機會甚微。而妞妞患上眼癌,與母親雨兒懷孕五月時,醫生強行為高燒的她拍攝X光,且沒為雨兒作任何保護有關。視網膜屬人體發育較慢的器官,在胚胎九個月大到出生後滿月才漸漸發育完成,故胎齡五月的妞妞受X光幅射影響,最終患上如此惡疾。這樣的經歷,對任何一對父母而言,都是難以接受和忍受的。
作者夫婦在發現孩子患病之初,便決定不為妞妞做手術,因為「沒法決定,哪種選擇都是最壞的」。對父母而言,要下決定摘除女兒雙眼,等於要她成為一個瞎子,終其一生要承受各重嘲笑與不便,又怕即使動了手術,孩子也會死於癌症復發或第二腫瘤……不忍心孩子獨自承受手術帶來的傷悲,選擇拖延的父母在妞妞成長時,不停地後悔:想動手術,已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做放射治療,只治標不治本;祈求氣功師傅、老中醫,明知自欺欺人仍心存盼望……種種的掙扎,絕非外人能輕易理解。
然而哲學家,正具備了思考生命的能力。「悔恨的前提是假定有選擇的自由」,因為錯誤選擇而身受其禍,最終悔恨不已,而後果牽涉他人的話,便為悔恨添上內疚。「因內疚而更悔恨,因悔悟而更悲傷。一個錯誤的選擇使我失去了妞妞,妞妞失去了生命。承受最悲慘後果的正是妞妞。我活着,妞妞卻死了。我對妞妞的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事實上,不少讀者批評作者夫婦當時的決定,認為他們「放棄」妞妞生存的機會。作者在書中直言「當時我並未意識到我作了這樣的決定,直到後來,當我不顧一切地痴戀這個小生命時,我才反省到一開始我對她的愛還遠未到不顧一切的地步」。在十年後的新版自序中,作者認為「上天降災於我,彷彿是為了在我眼前把親情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剝離出來,讓我看清楚它的無比珍貴」,而置身於苦難中,人性的弱點也一定會暴露出來。從書中字裡行間,可看到作者作為父親對女兒的愛與痛惜,可愛的女兒病歿,帶來一生不能磨滅的痛苦外,亦重重打擊作者及他與妻子的關係,二人最終離婚。妞妞雖然只活了一年半,但她為父母帶來的愛與影響,卻是終生不滅的。
書中其中四章是作者的札記,當中有許多對人生的反思。猶記得筆者初讀此書時,看不懂札記中對人世的探討。這些年來,筆者重讀了本書快七、八遍,至今重讀,仍覺有新體會。謹以此文,向各位推薦這本既沉重又溫馨、既可愛又難過、既單純又深入的作品,或許你會如筆者初讀時垂淚,或許你會如筆者現讀般沉思,相信大家定能在妞妞的故事中有所得着。
書目:
-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作者:周國平
出版:三聯書店,2008
ISBN:9789620427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