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青蔥的記憶——廣播劇小說偶拾

  • 作者: 文怡
  • 日期: 2019-08-19

《我們是這樣長大的》記錄的是舊香港的風土人情,有人稱之為「集體回憶」。馬國明老師認為,每個人的記憶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能有集體回憶這回事。充其量只能說,大家擁有類似的記憶。

在互聯網還沒有出現的年代,收聽電台節目是年輕人成長過程必經的青蔥階段。聽歌學英文,寫信到電台點唱給男女朋友,打電話向深宵節目主持人傾訴心事,追聽廣播劇。亦舒、嚴沁、岑凱倫、衛斯理、張愛玲、李碧華……等作家,均有作品被改編成廣播劇。香港最長壽的廣播劇是商業一台的《18樓C座》,1968年7月3日首播,至今超過五十年。以灣仔周記茶餐廳作場景,一眾街坊日日聚首暢談香港社會重要新聞,簡直是最佳通識材料。

八、九十年代,是廣播劇最風靡的歲月,許多原創廣播劇伴着年輕人成長,走過青蔥的校園生活。1988年11月,商業電台推出《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是三男一女的成長故事,從中學預科到踏足社會。八十年代出版業蓬勃,聲演的廣播劇變身為印刷版袋裝書(4寸x 6寸)。《我》之後,有愛情故事《沒有遺失的懷念》以及《如果我要離去》。《我》是由主角大雄(黃志淙聲演)的角度去看三男一女的故事,小說版以口語書寫。《沒》的小說版也是以口語書寫,以故事中的男女角色輪流更替,當中夾雜書信。《如》則以男女主角輪流更替,但使用書面語。

數廣播劇(小說),不可不提《小男人周記》,陳慶嘉筆下創造出的小男人阿寬,從廣播劇紅到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讓鄭丹瑞由主持人搖身一變,成為男主角。其後,陳慶嘉嘗試以女性的角度,寫了何嘉麗聲演的《阿Jan日記》。

《小男人周記》的成功,重點是人物塑造成功,阿寬,三十歲,六年前結婚,六年後分居。這個小男人毫無大志,偏偏有點小運氣,在職場上混得不錯。

讀小說總能讀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是移民潮高峰期,許多辦事能力不高的庸才也能扶搖直上,小男人阿寬正是最佳代表。如果將故事背景放在2019年,光是廿四歲結婚這一點已很難令人信服。同樣,書信方式在當代的小說較少出現,皆因現在已發展即時通訊方式,何需書信?因此,《沒有遺失的懷念》的Connie人在台灣,以書信方式跟朋友和家人聯絡,也反映出時代的變遷。

個人認為,廣播小說難登大雅之堂,但自古以來,文字有記錄的功用,是用口語俚語書寫,也有其可取之處。譬如:綽號「盧鳳池」,用口語書寫,含意馬上一目了然。

當生活的速度猶如社交平台洗版,唯有文字,才能留住被推土機摧毀的記憶。

題外話:

  • 《18樓C座》是全球第二長壽廣播劇,第一位是1951年首播至現在的英國廣播公司《The Archers》。

書目:

  • 《我們是這樣長大的》(六冊)
    作者:大雄
    出版:友禾製作事務所,1990
  • 《沒有遺失的懷念》(兩冊)
    作者:劉敏如
    出版:友禾製作事務所,1989
  • 《如果我要離去》(四冊)
    作者:劉敏如、馮寶珊
    出版:友禾製作事務所,1990
  • 《小男人周記》(八冊)
    作者:阿寬(陳慶嘉)
    出版:友禾製作事務所,1988-1990
  • 《阿Jan日記》(三冊)
    作者:Jan(陳慶嘉)
    出版:友禾製作事務所,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