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角色

  • 作者: 鄭子遴
  • 日期: 2018-12-16

我在上一篇〈結構VS佈局(二):塑造角色〉中摘錄了一段我寫的《雜技團》,主角是一群留守兒童如何在困境之中掙扎求存。沒有這些角色,就沒有這個故事,或者說,不會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如果你認同我在上一篇引用約翰.加德納的話,就會明白,能夠塑造成功的角色與否,是故事成功的關鍵。

一般而言,在學校寫文章,可以學會甚麼是結構,記敘文的結構就是「起因——經過——結果」,利用腦圖和寫作大綱,可以寫出一篇不錯的文章,但未必能夠使文章引人入勝,一再回味,簡單而言,就是重讀性不高。有些故事,讀後如水過鴨背,另外有些,則令人回味無窮,捧讀再三。嚴肅文學如是,流行文學更如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角色有沒有在作者筆下「活」起來。只有讓角色在故事中成為「有靈的活人」(《聖經.創世記》2章7節),故事才不會只剩下結構,反而可以展開精彩的佈局。

結構如棋盤,佈局則是棋子的佈陣。沒有棋盤,棋子無用武之地;沒有棋子,棋盤又有何用?善於下棋之人,對如何佈陣可說是得心應手,把眾多棋子調度合宜,猶如行軍遣將的統帥,運籌帷幄。以中國文學為例,《紅樓》、《三國》、《水滸》都是其中值得學習的對象。一個大觀園裡發生的眾多小事,都是由於其中的角色互動才產生的;三國領土爭奪的精彩故事,也要靠一群鮮活的角色來撐起的;梁山上的一百零八條好漢,更是小說的靈魂。金庸先生筆下的眾多角色,使他所寫的故事流傳中外,沒有楊過和小龍女,能構成《神雕俠侶》這個淒美動人的故事嗎?

問題來了,要怎樣才能像那些大作家一樣,創造出那麼成功的角色,從而使故事更精彩呢?

  1. 普通角色,特別任務
    如果有看過動畫《超人特攻隊》(Incredible),就會明白這一點。看來普通不過的家庭,原來是超人世家。原本只是一些家庭瑣事,現在卻成了特別任務。試試走到街上,看看那些毫不起眼的路人,想像一個清潔工人,在大白天默默清潔,到了晚上,可能是個拯救流浪貓狗的英雄;一個普通的上班族,人前是個營營役役的打工仔,人後卻是個深藏不露的反社會主義份子。當你可以想像到這些普通不過的小人物,原來有著鮮為人知的一面,故事的梗概就自然浮現。
  2.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當你筆下的角色穿越真實與虛幻的世界,就有精彩故事可寫了。卡夫卡的《變形記》,主角早上起來發現自己蛻變成一隻大蟲,整個故事就是講述變成了蟲的主角如何一步一步被這個世界遺棄而消亡;路易斯.卡羅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在夢中掉進奇異的國度,在那裡她會隨時變大和縮小,遇到的人物疑幻疑真,這些都是讓人不禁要追讀的故事,要看看角色會有怎樣的遭遇。
  3. 類型化角色,破格的演繹
    類型化角色是我們對於某些人物的刻板印象,例如一個黑社會必然是兇神惡煞;一位藝術家想當然要有高尚的品味等等。當角色愈類型化,故事就愈淡而無味。葛拉罕的《懶洋洋的噴火龍》,描述主角是一條不一樣的噴火龍:他愛窩在洞裡寫十四行詩;懶洋洋的趴在洞口草地上曬太陽,為男孩講迷人的故事;還把下巴托在爪子上,永遠都忙著思考。牠還算是一條龍麼?讀者不會否定牠,反而有興趣要知道這條不一樣的龍會有怎樣有趣的故事。

塑造角色的方法當然不只以上三種,對於初學寫故事的朋友而言,可說是不錯的起步點,嘗試塑造有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