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發(一)

  • 作者: 鄭子遴
  • 日期: 2020-03-15

寫文章要有感而發,是老生常談,是「一字咁淺」的道理,偏偏對於孩子的寫作,卻不多加理會這個比基本還要基本的守則。

誠然,孩子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難免為了訓練技巧而把感受放到一旁,不然很多文章是寫不成的。可是,寫文章除了應付考試外,還是一片真正屬於寫作人的自由天地,讓他不受干擾與批判地表達所思所感,對孩子的成長是有著關鍵的作用

我曾多次舉出一個實例,來反映小孩子在寫作上遇到的心理困境。我請一個八歲的孩子用一句話來形容媽媽,他說:「我的媽媽是一個打火機,一撻即著。」我說:「很好啊,寫下來吧。」他回頭一瞥母親,輕輕搖頭示意:不了。當然啦,寫下來不就成為了證據麼?誰會那麼笨?

有一位媽媽認為她那七歲的孩子有寫作的潛質,卻不知怎地總愛寫暴力的東西。我探究了一下,知道那孩子非常喜歡《三國演義》的戰鬥場面,跟我說起戰鬥就會眉飛色舞,我就順藤摸瓜,跟他說起《三國》和他喜歡的機械戰士的故事,慢慢明白這個孩子是典型的好動兒,他的許多感受都從這些看似暴力的故事才能得到宣洩。我更鼓勵他用三國人物來寫屬於自己的故事,當中必然出現一些打鬥和「屎尿屁」情節,但總體來說,是頗有趣味,最重要的,是真正屬於他的創作。

有一次到一間中學舉辦工作坊,跟一班年輕人玩即興創作,我的引子是「有一天,這間學校被轟炸至倒榻⋯⋯」,他們頓時兩眼放光,然後問我:「是不是說甚麼都可以?」一時之間,他們蛻變成脫籠之鵠,展翅翱翔無所拘束。

多年來的香港教育的確訓練了很多菁英,與此同時,培養了更多犬儒。他們最會做的角色是旁觀者,加上極嚴重的羊群心理,活埋了獨立思考與個人情感,制度把這種文化特性一代傳一代,今天的孩子就算要爆發情感,只能以憤怒表達。於我而言,憤怒如辛辣味,裡面其實混雜酸甜鹹各種味道,但在壓抑的氛圍下,只懂噴發嗆辣。

如何從寫作協助孩子理清潛藏內心的情感,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