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二三事

  • 作者: 鄭子遴
  • 日期: 2019-09-22

我在這專欄裡,曾花了三篇短文討論閱讀與寫作的關係(參閱〈閱讀與寫作〉系列1),當中牽涉一些技巧的問題,孩童和青少年需要用年月去慢慢吸收和揣摩。關於閱讀,寫作班的家長都會問我有甚麼辦法提升孩子閱讀的興趣,其實談到興趣,就不是技巧和方法的問題,而是要先領教故事的魅力。

我在小學四年級開始閱讀《水滸傳》,那時學習寫閱讀報告,需要那一本書來閱讀,父親就把一套三冊的《水滸傳》遞給我。我率先把目光停留在最後一百零八位好漢排座的列表上,那些好漢的外號特別吸引我,情形就像今天的大小朋友沉迷《復仇者聯盟》的英雄一樣。然後我把好漢的故事逐一細讀,他們的性格和遭遇就更加使我廢寢忘餐地追看下去。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故事的魅力。中學時就喜歡讀魯迅、老舍的小說,偶爾還會涉獵金庸、倪匡和李碧華的小說。

我相信要引領孩子享受閱讀的樂趣,故事是當然的首選。寫作班上的孩子十之八九不喜寫作,但全部都愛讀故事。以下就讓我告訴你們幾個關於閱讀的逸事。

已故歷史學者逯耀東教授曾在一個晚上接待一個年輕的小偷。這個小偷曾偷偷進入教授的家中,想看看有甚麼可偷,然而他的家真的家徒四壁,使小偷失望而回。後來小偷用筆名寫過一封幾頁的信給教授,行文流暢,字體秀麗,令教授印象深刻,就是不知是誰寫給他的。小偷在報上讀到教授的文章,決定正式拜訪並道歉。拜訪的時候,小偷再遞給教授一份稿子,請他有空看看,而且歸還在他家偷的《中國近代史》。

教授與小偷一席話後,便送他上火車,票還是教授替他付錢的。

中國著名作家余華曾經跟一個廚師朋友聊天,朋友問他:怎樣成為一個好作家?余華回答:先成為一個好讀者。朋友再問:怎樣成為好讀者?余華回答:第一、讀偉大的作品;第二、要關心作品的優點而不是缺點。作品的缺點跟讀者無關,優點卻可提升讀者的水準。

歷史學家陳寅恪在年少時拜會史學家夏曾佑,老人對他說:你能讀外國書是很不錯的,我只能讀中國書,而且都讀完了,現在已沒書可讀。陳寅恪當時不以為然,年老時卻恍然大悟,因為他發現中國古書不過幾十種,是可以讀完的。

這幾件逸事告訴我們幾樣關於閱讀的事:一、閱讀是一種欲望。缺乏欲望的閱讀,絕對是一件苦差,相反,可以扭轉一個人的命運;二、閱讀需要仔細欣賞,不能如走馬看花,不貪圖讀得多與快,需要挑優質的,慢慢去讀;三、書海浩瀚,但閱讀絕不是以有涯隨無涯的不著邊際的事,書可以讀得完,只有學問是做不完的,不能只花光陰去讀讀讀,更重要的,是從閱讀之中有所得

國學大師饒宗頤說過,他做學問,是甚麼書都讀。這句話可堪玩味,於我而言,隨性地閱讀,不用緊張是否一次過讀完,也不需憂慮從何讀起,只要興之所致,加上好奇心,拿起手邊的報章雜誌,甚至是小冊子,也可從當中的一篇短文、一個笑話、一句雋語,而得著吉光片羽。


  1. 〈閱讀與寫作〉(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