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

記得小時候,萬分期待颱風的來臨。說實在的,回想起自己當年的欣喜、自私,真的感到羞愧可笑。

自小,我不喜歡上學,所以,一個突如其來的暴風侵襲都能讓我喜出望外,感激上天恩賜的假期。有時,若得知近在咫尺的暴風減弱或轉移路線,我也會頹然失望,走失了一份額外的禮物。暴風像個恩人多於野獸。

隨著成長,心智慢慢成熟,現在重看它,卻有不同的體會,是可憐,是欣賞,也是羞愧。

二零一八年九月,「超強颱風山竹」猶似洪水猛獸般來勢洶洶,風速有如五十年前的巨風「溫黛」。香港政府及巿民對事件也十分關注,為它的到來做足準備工作。政府先派出人力協助「重災區」的居民前往庇護所,疏通渠道,以及清理有倒塌危機的樹木……盡力守護香港這個家園。

「山竹」比如期早了一天來到,是趁著人們最沒有防備的夜深侵凌,肆虐香港。雖沒有親身在街上應接它的攻勢,但待在家中,也能感到它的氣勢。強風在暴雨中呼嘯,風雨有如鼓棍在窗戶敲打,窗戶也似乎忍受不了強風的攻勢,漸漸的向屋內彎曲,牆壁又開始浸進水來,偶爾也會感受到屋子正在搖晃,猶如地震。

雖說暴風下不宜外出,但父親卻似不願向它屈服,回到雜貨店守著自己的產業。那時,交通癱瘓,沒有車,只有雨衣和水靴。就走到鄰區的鋪子。我多次勸他,他只道這是負責,也是心血,說完後便踏上風雨的道路。

是的,在暴風吹襲下,還有不少人正在守護香港;在家中也能不斷聽到救護車的叫聲。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不辭勞苦緊守崗位。只要收到呼喚,便馬上出發救援。他們的努力、辛酸,並非一般安坐家中的人能感受得到。

暴風雖摧毀建築物,卻無法吹去人們無私而偉大的心志。

在家窗外,有一棵白楊樹,它經歷了多次颱風的吹襲,仍然屹立不倒,這次卻不敵「山竹」的攻勢。自小,我十分欣賞和敬重這棵白楊樹,它樹幹筆直,分支也不彎曲,而是直直的。雖然白楊樹不敵山竹的侵凌而倒下,卻在不久又生長出一棵青綠的小幼苗,生生不息,循環不已,它的倒下又重生,再次贏得我的尊重。

城巿也在暴風後重建。食環署員工趕緊清理路上塌樹,港鐵工程人員搶修受影響的訊號系統,民間自發組織在街頭送暖,雪中送炭,風災後彰顯了香港獨有的獅子山精神。這也是我欣賞的。

我想,人也如是。風災似人生路上一重重,一關關的挫折與困難,可能它會吹倒一個人的心靈之樹,可是,只要本心不失,理想不滅,新的生機也能重新茁壯成長,在廢墟中萌芽。「不經一番寒徹骨,焉能梅花撲鼻香」。人生正正有不同的磨練,人才能成熟,才能更有韻味和內涵,生命之樹是生生不息的。

自然孕育了所有生命,孕育了人類,自然是人類的母親。羞愧的是,人類以怨報德:工業革命後,濫用資源,破壞自然,令全球暖化。

風災是對人類的考驗,它彰顯人心,象徵人生,卻又似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


林翼勳博士評語

暴風摧毀樹木,甚至人身傷損,卻讓人有進深之人生體認,此文有之。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1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