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問

晶文薈萃 十優文章

學問學問,顧名思義就是學習與發問。但是,原來學問這詞語都有他的來歷。學問這個詞是來自於《易經》中的一句話「君子學以聚,問以辯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通過學習來累積知識,通過討論來明辯事理。也就是說,我們除了平時的學習之外,也要通過發問來讓我們對問題的瞭解更加透徹、深入。

說起問,不得不提起小學學過一篇文言文──《宋濂好學》,主人翁宋濂是個十分好學的人,遇到問題,都總要弄個清楚才能罷休。其中有一次,他因為遇到了不懂的問題,專門去找已經不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請教。開始的時候,夢吉老師都不開門相見,同行的友人都因為天氣的惡劣,逐漸離去。但是,宋濂為了弄清楚問題的根本,居然在大雪站了三天。終於,他求學的精神打動了這位老師。於是,老師就讓他進屋,為他解答問題。這正正體現了問的精神。

對於發問,我們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南宋哲學家陸九淵老夫子曾經說過一句話「為學患無疾,疑則進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學習上,我們應該擔憂我們不能提出值得懷疑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提出了值得懷疑的問題,那就表示我們有進步了。相信不用我作解釋,大家都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所以,我們在平日的學習上,應該踴躍地去尋找問題,並不是毫無意義的問題,而是值得我們探討的,有質量的問題,否則我們很難有新的進步。

學問學問,正確地學,踴躍地問。或者我們不能像宋濂這樣勤奮好學。但是,我們也應該盡自己所能,努力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令自己在學習上的造詣不斷提高!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4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