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多面睇

中華上下五千年,古代的文化經歷時間一直流傳至今,並分佈在現今社會上,成為人們所說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有物質的,亦有非物質的。

古代的字畫,瓷器,貨幣等,依舊被保留,存有它們的文化價值,更證明了一個個朝代的更迭,其中包括文字的演變,例如甲骨文一路變成如今的漢字的過程,再慢慢發展書法,成為一種藝術。而各朝代的貨幣也明確顯現了過去某一段時期人們生活過的痕跡。

古時候朝代興建的建組,製造的儀器等,被保留下來作為文化遺跡和產物,紫禁城便是一個例子,它象徵著朝廷,更見證了它的興衰,而長城的建立,更可追溯至西周時期,長城上滿是時代的痕跡,關於長城與紫禁城的故事,史書中多有記載。東漢時期,科學家張衡長年的研究製造出了地動儀來判斷地震的發生。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更為人們指明方向,這一發明至今仍在發揮用處,為人民的生活帶來便利。這些無一顯現古人的智慧,這些文化也一直影響至今。

中國文化傳播至家家戶戶,民間亦有各種傳統手工藝,例如「吹糖人」、「糖畫」、「龍鬚麵」等,這些都是需要費時間學習并以人力代代相傳的,這亦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有許多不同的節日,每一個節日都有不同的起源。這些節日或是紀念一些人的,抑或是慶祝某件事的。端午節便是紀念屈原而生,而清明則為緬懷先人。節日中衍生了不少習俗,例如一些地方過午會撿柴回家,寓意撿財。

中華文化充斥在社會的每一隅,留下五千年的痕跡,在建築、食物、習俗、節日等層面將古人的指揮展現得淋漓盡致。


林翼勳博士評語

文短意豐。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4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