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卷般的中國歷史

左手是滄桑的歷史,悠悠千年的歲月,展開墨色印染的山河,右手是嶄新的時代,滾滾向前的浪潮,奔向日新月異的未來。中國,一個古老又嶄新的國家,它有老者的智慧,也有嬰兒光明的未來。

現在的中國科技昂首闊步地走在國際的舞臺上。設計時速超過3000米每小時的「復興號」讓世界矚目中國,頂尖的高鐵網路如同遍佈中國大地的血脈,為中國的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商機和活力,從港珠澳大橋的突破極限,到中國天眼的仰望宇宙,中國航太飛船叫「神舟」,華為的作業系統叫「鴻蒙」,中國航太登月探測器名為「嫦娥」,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叫「悟空」,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名為「墨子」,太陽監測衛星計畫叫「誇父計畫」。這些科技成果的名字告訴我們:在中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具有深厚人文底蘊的中國今天仍在大放異彩,科技與人文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以傳統文化命名創新成果,寓意深遠,弘揚了傳統文化,彰顯了中國智慧,提升了人文境界。

古老的中國是從5000多年的歷史當中走出的典雅與深邃。佇立在巨龍般蜿蜒的長城之上,極目遠眺,他舉世無雙的魅力無以倫比,閉上雙眼,呼吸著別有的古老氣息。滕王閣流光溢彩,精妙異常,飛簷翹角的靈動,粉牆黛瓦的清新,複道長橋的流暢,無一不體現著那令人讚歎的建築之美。唯一將古老文字作為藝術的是書法,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周朝時的金文、石刻文,秦代的篆書,漢代的隸書,從東晉到唐朝的楷書,行書,草書,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中國的書法藝術到達成熟並且繁榮。中國五大戲劇之首,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以唱念做打的技藝為一體,被視為中國國粹之一,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豐富多彩的臉譜,華美繁複的裝扮,扣人心弦的情節為觀眾奉上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存一點素心,唱兩句黃皮」仍是中國人情有獨鍾的生活方式。古老的中國從未被歷史的塵埃淹沒。

中國之美,一方面紮根于古老文明的沃土之中,另一方面又沐浴著現代科技的陽光,在古老和現實的碰撞中綻放出一樹繁花,故宮展示燈光特效,甲骨文進軍表情包,敦煌藝術引領時裝秀……當古老的文化搭上了現代科技的快車,融入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時,我們便從這跨時代的聯繫中看到了最具韻味的中國在如今的生活中,古老的文化仍舊流淌在人們的炫邁中,穿越千年,生生不息,這便是中國古老的現代並存之地,帶著古老的文明融入現代生活,這是中國人獨特的生活方式,我們將在古老與現代的交相輝映中,探尋這般中國的魅力。


林翼勳博士評語

羅列新舊年代所創造之文明藝術,極盡頌美中華之篇章。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4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