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可而止

適可而止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論語・鄉黨》。適可而止指做到適當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常用於比喻做事恰到好處。做事恰到好處,是人生最大學問。

「心有尺規行不亂,三思進退事把關。」一個人心中有追求,就像射箭瞄靶一樣,目標明確、凝神聚力,才不至於規無的放矢。每一次追求的過程都是無比寶貴的經驗,目標的完成也有助於成就感和自信心的獲取。但凡事都需要適可而止,不切實際般的好高騖遠只會讓我們喪失鑒別力,最終在攀比煩躁中迷失自己。

在人生路上,面對各種處境,我們都能做到適可而止嗎?慾望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如果慾望太大,一切全沒了,慾望可以讓你擁有一切,也可以讓你在瞬間失去一切,人活著,不是一味的往前走,該停下腳步的時候就要停下來,看看自己的處境,我們一定要知道甚麼時候適可而止,甚麼時候見好就收。

胡雪巖和王有齡是摯交,王有齡在四月下旬接到任湖州知府的消息,而王有齡身邊的人都勸他盡早上任,因為在這個季節,能收到端午節的禮錢。王有齡拿不定主意就去問胡雪巖,胡雪巖便告誡他說:「錢財總有用完的一天,而朋友的交情卻是長遠之計,能給你帶來終生益處。」更勸王有齡過了端午之後再上任。王有齡聽取了他的建議,端午節後才上任。上任後,他得到了百姓和同僚的認可,為他以後的發展謀下了一條好路。

相反,在秦朝的基本制度是以耕戰立國,力求將全國所有的資源都供給在軍事上,這在六國紛爭的大爭之世非常有效,但卻不適合於統一後的長期發展。尤其是秦朝在統一後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長城、驪山陵等耗費巨大的工程。同時秦朝的官吏也殘暴不仁,因此秦朝的普通民眾負擔過大,苦不堪言,心中恨透了秦朝的暴政。在陳勝、吳廣的領導下,在大澤鄉舉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旗幟,讓秦朝開始走向滅亡。如果秦朝適可而止,可能不會走向滅亡。由此可見,過度去壓制,反而適得其反。

生活中,做人做事都要講究「適可而止」,才會擁有好的人生。繃得太緊的弦會斷,思慮

過度的人會瘋。適可而止不是中庸,不是退縮,而是一種明智的生活態度。

春秋時期的政治家范蠡,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國,一雪會稽之耻。但他沒有貪圖富貴,功成名就之後反而急流勇退,化名經商。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次保身;商議致富,成名天下。」范蠡在名聲最旺的時候選擇了退隱便是一種適度,他不僅在官場上留下了智慧的美名,還打消了君主可能因不安而產生的殺意,保住了性命,還在歷史上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凡事都要有分寸,適可而止是一種智慧。要懂得取捨,準確把握「適」,還要能夠「止」,才能夠在合適的時刻及時停下來。


林翼勳博士評語

能從大處著眼,以述人之行止分寸,誠難得之應世良方。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3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