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獨居老人所見有感

今天我與義工隊去深水埗的唐樓探訪了獨居的黎婆婆。看到她艱苦的生活情形卻依然努力生活著,並嘗試盡量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我不禁對她既敬佩又同情,但同時又為她的處境感到無奈又無助。

我們義工隊帶著一袋袋沉甸甸的生活用品走上有五十年樓齢的唐樓,當我們走到五字樓時,大家都氣喘吁吁地埋怨著這樓不是人住的。我邊喘息邊四處張望,只見走廊天花的油漆已盡數剝落,露出灰色的水泥。恰巧今天是廿四節氣中的雨水,牆上都滲滿水珠。這時,一把慈祥的聲音說著:「孩子們進來吧,門已經開了,你們自己進來吧,當是自己家裏就好。」

我們一行四人小心翼翼地帶著物資進入黎婆婆的家裏。門口的一部分被雜物擋著,有同行的義工稍一不慎已撞跌了放在門口的拐杖,急忙向婆婆道歉,婆婆滿是皺紋的臉上卻掛著笑容,不停說著:「沒關係,沒關係!」我們擠著身子才進屋內,我留意到婆婆一直在拍打自己的膝蓋,我們問她身體狀況如何,她仍滿臉笑容的說著自己的風濕關節近日嚴重了,但也習慣了,期間還不斷感謝我們為她買來日用品。我看著門口的拐杖,想著如此慈祥的婆婆是有多痛才不得意要我們的幫助。我念想著婆婆一拐拐地走上令我們上氣不接下氣的樓梯時,心不自覺痛了起來。

我們開始把日用品從袋裏拿出來,婆婆卻讓我們不用動,說我們很辛苦,不用再幫她了。她艱難地轉身拿了四個杯,逐一給我們倒水。我拿著暖暖的茶杯細察婆婆的家,她的家小得一覽無遺,門口的雜物是一疊疊的舊報,旁邊是一個神壇,上面擺著一塊神主牌,想必是她去世老伴的。再望過去是一部舊式電視機,電視機上放著幾幅陳年全家福,但奇怪的是上面不多塵,似是常常被清潔的,再看婆婆身後,看似是煮食用品和衣物,應該是婆婆為我們的到來而匆匆收拾了椅子上的衣物。我不禁感歎婆婆在這個環境生活還能如此快樂。

婆婆說過她本來仍可自力更生,無奈她的腿不給力,她才在近月開始接受義工幫助,口中不停唸道:「麻煩了你們我真過意不去!」我卻在沉思著她生活艱難的原因。看婆婆的衣著不舊不破爛,可判斷出她或許並不缺錢。她缺少的是他人的陪伴和照顧,她雖笑容滿面,但想必她平時一定很孤獨吧。遇上腿痛時獨自一人,遇上其他困難也是孤身一人,除了我們之外,彷彿無人問津。

婆婆看著我們便不禁想起她移民了的三名子女,她指著全家福給我們介紹她的故事,說這單位當年多麼熱鬧。可是她的子女都在國外定居,過美好的生活,一年或會回來一次,稍好的是幾個月一次通話,但通話也不過三數分鐘。我感覺,可能我們這些義工比她的子女還要關心婆婆,但我們又不能全天候陪著她,我們走後,婆婆不是又要獨自待在家裏,更有可能出不了門,會不會從此就無人知曉她存活與否呢?

我們沿著濕漉漉的扶手下樓梯,希望婆婆可以保重,不要在家滑倒受傷。我思考著黎婆婆這種獨居老人為數一定不少,年輕時為家庭辛苦打拼,待子女過上好生活後,自己卻過不上好生活。想到這裏,我倍感無奈。但我可以做的,除了多探訪這些獨居老人,就只有孝敬好父母,讓這個世界的獨居老人數量減少兩個。


林翼勳博士評語

詳述服侍獨居老人的過程,從中學到老人的樂觀堅持,不怨天尤人。自省之餘,決定孝敬父母,至少為世界減少兩名獨居老人。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3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