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別人

想想別人——我相信大家對這四個字都耳熟能詳,但真正能夠實踐的人卻寥寥可數。即使現今社會上仍有不少聲音充斥著日常生活中,時刻提醒著我們要想想別人,但又有多少個人能領悟當中的真諦,將這四個字牢記於心中。人往往只是會先考慮自身的利益。所以那怕是老生常談,理所當然的事,都難以做到。試想想,人們在自身利益和別人危難之際,又有誰願意成為他們黑暗中的小蠟燭?又有誰願意成為他們漆黑中的小路燈?又有誰願意成為他們危難中的天使?我估計願在其中伸出援手,替別人設身處地的人屈指可數。

在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往往只顧及自己而忽視了「想想別人」的重要性。就以當年「小悅悅事件」為例,一名還在牙牙學語,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孩被一輛貨車碾壓以至死亡。但令人驚愕的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有十多名的路人經過,而他們也一一看見了那女孩被滿地腥紅覆蓋,血液一滴一滴地落在地面上。對此,他們卻視若無睹,不得不問。即使那名女孩用著淚眼汪汪的眼神,掙扎不脫的舉動和她聲嘶力竭的呼叫聲,也無一人願意在她絕望時點亮那盞明燈,給予她一絲生存的希望。這明明是一件性命攸關的事,卻無一人出手相助。這些路人就如同機械人一樣冷酷無情,為了自己的工作,娛樂和逃避捲入案件的漩渦而不曾替那名垂死掙扎的女孩想想。

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小悅悅,我們會否希望別人給予那生命的曙光?會否希望別人挺身而出?會否希望別人關心自己?我相信答案已呼之欲出。其實,難道拯救一個純真懵懂的性命就因為人們害怕自己會被捲入案件和袖手旁觀而逝去。假如人們做到推己及人,多替別人考慮,或許那小女孩的性命可得以搶救。

同理心能使垂死掙扎的人重見光明,更能使無辜的受害者不必受到傷害以形成不可逆轉的畫面。

在校園生活中,部分同學欠缺了同理心,以欺淩同學為樂,使被欺淩者身心都受到傷害,繼而留下危害一生的心理陰影。更嚴重的是,受害者會因此而萌發自殺的念頭。就以一名十七歲的大馬少年為例,該少年在轉校兩個月後,因為受到同學欺淩,例如故意拉椅子讓少年跌倒,用水潑灑少年等。這些種種的行為讓風華正茂的少年無法承受,最終因壓力過大而墜樓身亡,造成了覆水難收的局面。此時欺淩者又何曾想過自己在無形中斷送了一個無辜的生命。

假如欺淩者能夠做到將心比心,多考慮受害者的感受,他們還能下此毒手嗎?我相信,如果他們懂得從對方的角度想一想,他們也不希望自己這樣被人對待。在不懂得推己及人之前,欺淩者也萬萬沒想過自己在無形中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利刃,為他人帶來了深深的傷害。同時,如果旁觀者能做到同理心,他們還會對此漠不關心呀?生命的脆弱是我們難以預料的,所以每個人都有責任為別人想想,或許我們能從中嘗試和懂得包容他人。

將心比己未必人人能做到,有些人更認為大多數人以自身利益為主。但我們不能否認世界上仍有願意付出愛心,做到設身處地的人。

在香港,仍有人會願意從他人角度考慮,做到同理心,甚至因此而做到捨己救人,為了拯救他人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成為別人的守護天使。就以謝婉雯醫生為例,他在「沙士」爆發期間自願申請從內科調往前線工作,途中更因感染上「沙士」而不治。其實,謝醫生可以選擇留在自己的崗位而不選擇前線。可是,她並沒有這樣做,反而是奮不顧身地協助感染上「沙士」的病人,主動請纓前線工作。而這正正表現出她願意替別人想想的處境。

正正因為謝醫生懂得為他人著想,明白將心比己的道理,讓無數的生命因而得救。在謝醫生的事例中,也證明了替別人想想的重要性。假如在「沙士」期間沒有醫生願意見義勇為,那麼病人亦難以得救。世上並不是任何人都是從利益為重,亦有部分的人具備同理心。

想想別人——並不是指我們要將生命奉獻給別人,而是指要培養出我們惻隱憐恤之心,為身邊有需要的人提供說明。如果我們有能力,也不妨為別人提供一臂之力,以行動來關心和體諒身邊有需要的人,甚至是拯救一個弱小的性命。我們只有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真正代入他們的角色並從中體驗到他們所面對的處境和痛苦,繼而才可以明白到一舉一動能為別人帶來多大的傷害和留下多深的疤痕,從而懂得如何保護他人的自尊。

為他人著想,真的有那麼困難嗎?不如從現在開始,多顧及他人的感受,將個人利益置擱在一旁,總有一天,我們也能成為別人在黑暗無助中的一點光明,成為別人黑暗中的天使。


林翼勳博士評語

反省深刻,文發理得。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2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