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自行車有感

許多日常生活中平淡無奇、司空見慣的事物,不僅發揮著它們本身著實的作用,其中也包含著一些啟發,同時還與大自然有著絲縷微妙的聯繫,而人們卻總是在長久接觸的過程中把它忽略了。

小學時候,因為家裡與學校之間有著一段距離,而且為了攢零花錢,我也不願意每早每晚用十塊去搭公交車來回,便思索著有什麼辦法能夠同時解決這兩個大問題。一天,看到街上的大叔阿姨,都是騎著自行車去買菜,那時靈機一動,便央求著爸爸給我買一輛自行車來用,想著這樣一來既能省錢,又能以和公交車相差不大的速度前去上學。沒過多久,在我使出各種手段下,我期盼著的自行車讓我得到了,那時爸爸看著我「得逞」的樣子也是一臉無奈。

可自行車到手後沒多久,我意識到了一個小問題,自行車是有了,可我並不會騎,在老爸得知了這個情況後,便興致勃勃地對我進行了特別的訓練。父親告訴我,要成功騎行自行車,其實很容易,我所要學到的方法,就是得在自行車上保持平衡,要是自己的重心無法平衡,就會倒向一邊。我謹記父親這句話,一有空就會趕忙練習,當然開始那段時間,磕磕撞撞是免不了的,漸漸地,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試著讓躁動的心態放鬆,在平靜中取得一個平衡,按著正確的方法來練習。沒用多久,我對於自行車的掌握日益熟落,已經完全可以自己駕駛了。父親見狀,首先的反應是吃了一驚,接著所表達出的則是安慰之情。他覺得只在初學時指點過我一個訣竅,我便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輕鬆熟練地駕車了。

自此後,我開始了自己的騎車旅途,自行車也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閒暇時外出騎騎車變成了生活習慣。當踩著腳踏板、握著把手在路上行進時,我不時都會憶起初初上手時練習的片段,不覺間,也得到一些感悟。平衡,不僅是在公路上騎自行車需要注意的,也是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前行時需要具備的,對待任何事也好,不以持平的客觀的態度去看待或執行,注重偏頗某一方,結果或許並不如你所願,甚至得不償失。

受自行車啟發,如今我看待事物,不論此事為何性質,平常心一直是我的處事心態,在眾多的原因與看法中,將自己的價值觀與他人取得一個共識和平衡,再而進一步地用批判性的思維將其分析。因為如此,我才能避開一些道德扭曲的觀念,往正確的方向繼續我的理解與探討。

這便是自行車帶給我的收穫。


老師評語

以自行車喻人,以物說理,內容令人深思。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9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