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一次行孝的經驗

古代的中國人常常把孝掛在嘴邊,我每天上課時都聽過千百遍。但從來沒有一個孝的故事比我的經歷深刻。

這是我和祖母的故事。小時候,祖母常常煮中式湯水給我「進補」,又常常對我苦口婆心地說各種人生大道理,不要參加工會因為會被老闆解僱之類的。小小的我總覺得這些道理太沒性格,太不正義而和她爭辯。當然我也沒有放在心上,只覺得她有點老派和煩人。

直到三年前的冬天,祖母被汽車撞倒,腳部骨折入院。我和家人到醫院探望她。起初,我只想在致上慰問後趕緊逃回自己忙碌的生活中,不想理會。但在我臨別前,祖母對我說了一句:「向華,你下星期會來看我的吧?」

基於不好意思拒絕長輩,加上祖母又照顧我多年,現在又受傷,需要人陪伴,我答應了她。

一周後,我再次到醫院探望祖母。我們聊著人生,談到她常常叫我做事圓滑,最怕得罪人,不要抗爭時,她說自己是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人,深知人性和人世的疾苦。她之所以會如此在意我的人際關係,是因為不想我受到他人迫害。

雖然她的方法我不認同,但對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十分平常。顯然,她有她的看法,但目的絕對是令我認知世途險惡,好讓我安全幸福地生活。

我發現這些年來,我怪錯了她的「煩」了。

我想,我該好好孝敬她,好補先前對她的冷漠。

第二天,我親自煮了一些湯水帶給祖母,她看見後微微一笑,稱讚我很乖,又有孝心。自此以後,我每天帶湯水給祖母,陪伴一下她老人家,她也十分滿意,並以我自豪。我也覺得看到她快樂,我的心安了。

可惜我能盡孝的時間不多,祖母不久之後因器官衰竭再也沒有醒來。

「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這一句正正到出了我的心聲。我對祖母只盡了基本的孝道,沒能更進一步,更深一層。我後悔對她冷漠的時間太多,孝的時間太少。

失去祖母後,我明白到生命的脆弱,眼前的親人可以隨時逝去。人生總是充滿誤會,當眼前的人出事,自己才發覺誤會了他們,才開始嘗試盡孝。可惜往往已經太遲。

我學到了要珍惜眼前人,把握機會克盡孝道。

其實孝並非一種盲目跟從的行為,是對長輩的尊重。

現今的青年物質生活太充裕,得到物質太容易,對所有事物都不懂珍惜,唯有經歷過家人生死,才可以知道生命寶貴,才懂得珍惜。得到太易,失去的感覺便麻木了。當我們生活忙碌,便忽略了對家人的關心。有時候長輩只需要一聲關心或一點照顧,只有物質上的孝是不夠的。多多關心他們,才是珍惜眼前人的最好方法。

我學懂了對家人不再冷漠,要好好珍惜他們。

自此以後,我立志要珍惜家人,給他們多一點關心,盡多一點孝道。以前的我總是忽視家人,現在就總是幫忙家務,和家人也多了閑話家常的時候。我現在也不時聽到他們以「孝子」來形容我了。


林翼勳博士評語

以婆孫之相處以闡孝道,特見親摯,更於現今之人徒以物質事親之不當,誠儆世之至言也。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8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