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父母教養子女,應該給予空間,讓子女自由發展;有人認為應給予明確的指導,讓子女依從。上述教養子女的方法,哪一種較為理想?試談談你的看法。

有些父母在孩子成長時,會給予較大空間,讓他們自行選擇未來的發展;相反,有些家長不認同以上做法,而會透過明確的指引,令子女依從自己的指導成長。與其爭論兩者誰對誰錯,不如想想:難道兩者是互相違背、不能共存的嗎?

部分家長選擇讓子女自由發展,這確實令子女可過著自己喜歡的道路成長。為人熟悉的單車好手李慧詩,自小喜愛運動,是學校田徑隊成員,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她獲得香港單車聯會挑選參運動員訓練,之後更提升為全職運動員。這一切的成長和發展的歷程,都皆因李慧詩的父母給她空間,讓她自由選擇她喜愛的課外活動,而不像其他家長般為子女選擇指定的興趣。更幸運的是,李父母放心讓女兒走上運動員的路,讓她自由發展,追尋自己的夢想,而不加阻止或管束,成為她今天成就的基石,否則香港今天又少了一顆體壇之星。

可是,給予的空間過大也容易造成問題。不是每個孩子也很自律,而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的;有些青少年性格較懶散,又未曾擁有明確的目標,再加上青春期時容易變得反叛,若小時候欠缺規管,則容易誤入歧途。這些青少年由於父母沒有嚴加管教,所以沒有人向他們灌輸避免濫用藥物等資訊,一旦他們誤交損友並受朋輩影響、或受到挫折而得不到父母開解,繼而吸食毒品,便會令孩子一生前途盡毀。

中國人一般都採用要子女依從父母指引的教育方式,無疑這種世代相傳的方法是有效的。「虎媽」蔡美兒對女兒自少嚴格調教,她要求女兒每天練習鋼琴和小提琴、每科成績不可低於甲級、不准參加朋友聚會等,結果她兩名女兒有很大成就:大女兒十四歲就把鋼琴彈到世界音樂的聖殿──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小女兒十二歲就當上耶魯青年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手。這些成就都歸於蔡美兒對子女有明確的指導的成果,她告訴子女當行的事,讓子女跟父母他們安排的康莊大道走,以免他們只顧玩樂,而沒有明確方向。

當然,處處為子女安排周到,也會對子女有負面影響。現今的「怪獸家長」過於保護孩子,造成「港孩」的出現。這些家長無論在日常生活、以至參加各項興趣班也為子女安排好一切,孩子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並按著父母為他們準備好的時間表上興趣班,的確不用為任何事而煩惱。但是,子女一切依從父母的旨意做事,久之變得過份依賴,當沒有父母的指示而要獨自面對困難時,一般都會不知如何應對,造成解難能力不足;此外,父母未經發掘子女才能就為他們預備各項興趣班,容易忽略子女本身的天賦。

可見給予空間和明確引導的教育方式各有長短,唯有兩者同時兼用,互相克制、取長補短,才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

如何同時兼用?在興趣發展方面,家長應以給予空間的方法,讓子女自由選擇自己喜歡、有興趣的方面,使他們的才能得以發揮,走自己想走的路;在品德教育方面,家長則應提供明確引導,從小教導子女如何待人接物,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要遠離惡行。

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質也不同,所以教導孩子的方式也有不同;有清楚目標、有自制能力的,應給予空間發展;欠目標、較鬆散的,可給予指引。

總結,因應不同範疇和子女的性格來因材施教,才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5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