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字故事

中國文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直至現今,它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從一幅幅簡潔的圖畫中走來,漸漸演變成一種兼具音、形、意、韻的文字。有人說,每個漢字都是一幅畫,每個漢字都是一首詩。而我卻說,每個中國文字都是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我們不妨沿著這條漢字鋪就而成的「古道」,品一品那中國文字的奧妙與意蘊。

象形字,是漢字造字的基礎。它是根據東西的形狀和特徵,用簡單的線條描繪出來的文字。它就像一幅幅畫卷,展現著古代中國人對於自然萬物的認知。

象形字為數不多,後來的合體字有相當一部分是用象形字構成的。由於漢字的字形變化是漸進的,十分有趣的是,至今許多漢字還留有象形的尾,仔細琢磨就可以看出它的原形來。「烏」與「鳥」字相比,正好切去鳥頭上表示眼睛的一短橫。畫鳥不點睛,這是為什麼?我們知道,古人在造字時,對於象形字,需要抓住形象的特徵。烏(烏鴉的簡稱)通體黑色,烏的黑眼睛因和羽毛的顏色相同,看上去就不分明了。所以「鳥」字點睛,「烏」則不見其睛。

據說在南北朝時,有一位畫家張僧繇,在牆上畫了四條龍,後來經人多番要求,給其中兩條畫了眼睛,這兩條龍便騰飛升天了。成語「畫龍點睛」即來源於此。「烏」字耐人尋味,恰在這不點睛上。以上所述雖然是兩件事,但道理是一樣的。

中國文字,可以算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文字了。它從原始人用以記事的簡單圖畫,經過不斷演變發展,最終成為一種兼具音、形、意、韻的獨特文字。在世界諸多文字中,綻放著它獨一無二的光彩。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也是一部別有風味的中國文化史。這裡面有傳說的神秘,君王的意志,文人的情懷,藝人的奇想,還有無數人民的大智慧。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5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