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來

  • 作者筆名:李清照
  • 發表日期:2025-08-30
  • 寫作年級:F3
  • 字數:1500
  • 文章類別:其他

我怔怔地捏著那張空無一物的紙,指尖的冰涼與心中的空洞相互呼應。一場空?難道母親最後的叮囑,只是一個善意的謊言,一個為了安慰我而虛構的寄託?頹然坐倒在冰冷的椅子上,苦瓜茶的澀味還殘留在舌根,與此刻喉間的哽噎混雜一處,成為對這荒謬結局最苦澀的註腳。

室內靜極,唯有舊鐘擺搖晃的滴答聲,像在丈量著我與母親之間已然凝固的時光。我反覆摩挲著那張白紙,光滑的紙面下,似乎有某種難以言喻的觸感。就著搖晃的燈影,我將紙舉到眼前,細看之下,才發現紙上並非完全平滑,上面佈滿了極細微的、反覆摺疊又展開的褶皺,邊緣有些毛糙,甚至還沾著一絲極淡的、幾乎無法辨認的黃褐色漬痕——那是苦瓜茶濺出的痕跡?還是母親無數次翻看時,指尖留下的、混著藥汁與歲月的印記?

我的心猛地一顫。

這張紙,並非從未書寫。它是被母親摩挲了太多次,以至於上面的字跡,連同她滿腔的牽掛與不捨,早已被時光、汗水和無聲的淚水悄然熨平,徹底地、完完全全地融入了紙張的纖維之中。它承載的不是文字,而是她所有無法言說的情感。它是一張地圖,繪製的是她用一生走過的、名為「愛」的軌跡,而這軌跡的起點和終點,都是我。

所謂的配方,從來就不在紙上。配方是她清晨挑選苦瓜時專注的側臉,是她守著湯煲時被火光照亮的銀絲,是她端來茶碗時眼底那份小心翼翼的期待,是她擁抱失敗的我時那句「沒關係」的溫柔,更是她臨終時使勁微笑下的千般不捨與萬般叮囑。

這份配方,早已透過每一次的凝視、每一碗茶的溫度,一點一滴地,熬進了我的生命裡。

淚水終於決堤,落在紙上,暈開了一小片痕跡。那不是絕望的眼淚,而是一場遲來了太久的洗禮。在淚眼朦朧中,我彷彿看見母親就坐在對面,依舊溫柔地笑著。我端起那杯早已冷透的苦瓜茶,不再為了治病,而是為了紀念。我閉上眼,將杯中餘下的茶一飲而盡。

奇蹟,在那一刻發生。

那迅猛的苦澀依舊衝擊著感官,然而,在苦味達到頂峰、即將慣常地盤踞不去時,一種極其微妙的、隱約的回甘,竟從舌根深處悄然泛起。那並非糖的甜,而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溫潤韻味,像雨後泥土的清新,又像極了母親身上那種令人安心的氣息。它極其微弱,卻真實無比,沖淡了苦味的鋒芒,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

自那天起,我的人生彷彿翻開了新的一頁。我沒有成為科學家,也沒有研發出什麼神奇藥丸。我只是在城市的一隅,開了一間小小的店,名字就叫「回甘」⋯⋯我用母親當年熬煮苦瓜茶的心意,去研究如何讓苦瓜的風味更有層次;將苦瓜與甘草搭配,調製出先苦後甜的養生茶飲。

我常常會為他們沏上一杯我自己焙製的苦瓜茶。當他們皺起眉頭說「好苦」時,我便會輕輕地說:「別急,等等看。」

然後,我們會一起等待。在沉默中,等待那絲微妙的甘甜,從各自的記憶與味蕾深處,緩緩甦醒。

我與父親的關係,也像那杯茶一樣,開始緩慢回暖。一個雨後的下午,他蹣跚地來到我的店,沉默地坐了很久。我為他泡了一杯茶。他喝了一口,良久,說了一句:「和你媽弄的,味道很像。」那是母親去世後,他第一次主動提起她。我們之間那條沉默的歲月之河,終於因為一杯共同的、帶著回憶溫度的茶,而有了第一艘渡船。我們依然話不多,但那種緊繃的、怕刺痛彼此的寂寞,開始消融。血脈的繩索,不再用來捆綁遺憾,而是溫柔地牽引我們彼此靠近。

歲月靜靜流淌。又是一個黃昏,我坐在工作室的窗前,看著夕陽的餘暉將天空染成一片溫暖的橘紅色。一個年輕的大學生坐在我對面,她剛經歷學業上的挫折,神情沮喪。我聽她訴說,然後給她一杯苦瓜茶。

她喝下去,瞬間皺起了臉。「好苦……」,「但這就是它最真實的味道。接受它的苦,然後,耐心一點。」我們靜靜坐著。幾分鐘後,她的眉頭舒展開來,眼中閃過一絲驚奇:「咦?好像……有點甜甜的感覺回來了。」

那一刻,窗外的光影恰好落在她恍然的臉上,我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也看到了母親那永恆的、溫柔的笑容。

母親的愛,從未白費,它化身為一種苦澀的智慧,教會我如何在那無可避免的苦味中,尋找生活的真味,並將這份歷經煎熬後才得以顯現的「甘」,溫柔地傳遞下去。

而真正的「甘」是理解苦、擁抱苦、超越苦之後,內心生出的那份廣闊的慈悲與深沉的平靜。它就在那張空白的紙條裡,在那碗冷掉的苦瓜茶裡,在母親沉默的背影裡,最終,改寫了「一場空」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