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這一份職業是否能夠擁有只屬於自己的秘密?他們又是否需要把自己的生活完完全全展現給學生?
我的物理老師—陳老師,他個子高大,每天穿着一套西裝來學校,又經常帶著一副黑框眼鏡,總是給人一種文質彬彬的感覺。與其說他是一位物理老師,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位中文科老師。
踏進高中生涯的第一步,我很迷茫,要重新認識新同學,課業更是與初中時截然不同。但是在我上第一堂物理課時,陳老師滿面笑容地走進教室,給我們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他和我們說過:「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我希望自己給你們的印象永遠都是和藹可親的,因為教育從來不是強迫學生去學習,而是希望令學生能從教育中點燃對學習的一把火。同學們,人生最難的從來都不是試卷上的問題。當考試時間結束響起鐘聲時,你們還沒有作答完成,不要太害怕人生從此便會失敗,因為真正的試卷是從今天走到終點的人生。」
陳老師說的話,令我對他的印象尤其深刻。我對物理老師的刻板印象是如「科學怪人」般,但陳老師卻像是一位「文學家」。用最溫柔的語氣說出最激勵學生的說話,平息了我們對學習的焦慮。
之後的每一堂物理課,我都很認真地上課。不知為何陳老師總是給我一種很親切的感覺,他的說話模式跟我很喜歡的一位網絡作家十分相似。陳老師每次跟我們說「道理」時,我就覺得好像在哪裡聽過。我喜歡的那位作家—凡塵,一位喜歡寫作自己的見解的作家。他所寫作的文字與陳老師的說話給我的都是相同的感覺,都對事物有自己的見解,令他們在我眼中有一種重疊的感覺。
有一次上物理課時,陳老師說了一段話:「人生只有一次,活得那麼累值得嗎?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決定自己的人生才是對這個世界的尊重。」這句說話耳熟能詳,我清楚記得在作家—凡塵的網絡小說裡出現了無數次,甚至是凡塵出的第一本實體書的封面句子。
我實在壓制不住心裡的困惑。在下課時,我用試探的方式問陳老師:「陳老師,你認識作家—凡塵嗎?或許你也是他的書迷嗎?」其實我內心認為的是陳老師就是作家本人,並非書迷。陳老師聽到後沈默了一會兒,其間他的眼神卻好像在思想什麼,便笑著開口道:「老師知道他,他是一位很好的作家。」
我很想知道陳老師沈默的時候到底是在想什麼,好像他有難言之隱般,難道這是屬於只有陳老師自己才能知道的秘密嗎?想知道「秘密」真相的我決定在幾天後的書展一探究竟。
在書展中,我緊張地尋找凡塵的攤檔。終於在凡塵的攤檔前,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