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當空,炙熱的陽光無情地灑在田野上,灰黃的土地裂開了一道道縫隙,彷彿張著嘴巴渴求一滴雨水。我從破舊不堪的木屋往外看,看見稻田裏的父親彎著腰,手裡的鋤頭一下又一下地敲打著乾硬的泥土,動作緩慢而沉重。每一下,都敲進了我們全家的心裡。
我的家在南方一個偏遠的小村莊,村子不大,只有一片稻田,稻田卻是全家的希望。從小我就知道,每一次收成都不是必然的、每一碗飯都不是輕易得來的、每一粒米都夾雜著父母的汗水然而。今年的夏天特別難熬,旱災席捲整個村莊,河水乾涸,蝗蟲成群,稻田裡的稻穗一片枯黃。
我知道今年的收成不會好,甚至可能連下一頓飯都成問題。
那天晚上,父親坐在昏暗的燈光下,盯著破舊的帳本,眼神空洞。我站在門邊,看著他那佝僂的背影,心裡百感交集。我知道,家裡的負擔壓得他喘不過氣,而作為家中最年長的孩子,雖然當時才十七歲,我卻不能再袖手旁觀了。
第二天清晨,我決定到鎮上的工地找活幹。母親聽到後紅著眼睛說:「允行,你還小啊,怎麼能去幹那麼重的活?學校還沒畢業呢!」我看著母親,搖了搖頭:「如果我不去,家中的糧食怎麼辦?家中兩個妹妹怎麼辦?這個家怎麼辦?」我一連串的反問,讓母親說不出話來,只能默默地幫我收拾了一個簡單的行李包。
到了工地,我才知道生活的艱辛遠遠超過我的想像。烈日下,我和工友們一起搬磚、和水泥、砌牆,每一個動作都耗費著我全部的力氣。工友們看著我這個骨瘦如柴的少年嘲笑到:「這麼小的孩子,能幹幾天?」我沒有理會,咬緊牙關,日復一日地堅持下來。儘管我的手掌磨出了厚厚的繭,肩膀被重物壓得紅腫,但我從沒抱怨一句。
每天晚上,我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掏出口袋裡的工資,仔細數一遍,然後小心翼翼地放進一個破舊的信封裡。這些錢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收入,更是家裡的救命稻草。希望盡自己作為家中的一份子的責任,為這頭家作出貢獻,減輕家人負擔。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的努力總算換來了一些回報。當我第一次把工資交給母親,母親潸然落淚:「允行,這孩子……怎麼這麼懂事啊!」父親也默默地點了點頭,用那雙佈滿老繭的手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雖然什麼也沒說,但我知道,他心裡是滿意、欣慰的。
可是我明白,儘管現在能幫補家計,但旱災問題依然存在,我告訴自己:「再忍一忍,苦日子總會過去。」
那天,我站在田埂上,目光投向遠方。天邊的雲層終於開始聚集,似乎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雨水。我嘴角微微上揚,雖然全身疲憊,但心裡卻燃起了一絲希望——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迎來屬於我的「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