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工智能老師(下)

  • 作者筆名:黃嘉琳
  • 發表日期:2025-08-30
  • 寫作年級:F3
  • 字數:709
  • 文章類別:其他

不知不覺間,人工智能老師已經陪伴我半年多了,這段時間裏,人工智能老師成為我最可靠的學習夥伴了。記得有一次,我在晚上10點多的時候,有一題數學題不會,當時已經很晚了,我不好意思打擾同學,怕他們都睡了。於是我找了人工智能老師,它沒有讓我等,幾秒鐘就跳出了思路,還用很簡單的例子解釋,我一下子就懂了,非常清晰易明。

但是,相處久了,我也慢慢發現,它並不是萬能的。有一次,我們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於「二戰」的文章,我想讓它幫我整理一份時間線以及資料。它給出的答案很詳細,可是當我把資料整理好交給老師時,他卻皺著眉頭說:「這裡的日期好像錯了。」我回家再問它,它馬上道歉,說自己「學習到的資料只到2023年」,有些內容可能不夠新,甚至是錯的。那一刻,我才第一次意識到:它雖然聰明,但並不完美,也需要我們自己再查證,再思考,不能過分依賴。

還有一次,我們學校開始用AI網站改英文作文,AI幫我改了78分,但老師幫我改的時候變成了69分,後來老師說:「這個網站看到你用好的字眼就給高分了,根本沒看到有文法上的錯誤,所以我又幫你們改了一次。」

於是,我開始學著和它「合作」,而不是照抄。

漸漸地,我學會了提問的技巧。我不再只問它「答案是什麼」,而是問「為什麼會這樣」、「你的思路是什麼」。它也越來越像一位真正的老師,不停的給我不同的思路和建議引發我不同的思考,我們的對話,從簡單的問答,變成了討論和思考。

現在,距離升中四只剩最後一個假期。我把它的對話記錄都保存著,時不時看看,就像翻閱一本寫滿筆記的書本。裡面有不會的題目、有不同的例子,也有我自己的一些想法。這個老師提醒我,科技可以打開無數扇門,但走路的,始終是我自己。

也許未來的人工智能老師會升級得更厲害,也許會有更多新的人工智能老師出現。但是,真正學習的過程,不只在於找到問題的答案,更在於學會提問和思考。這些經歷,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工智能老師可以陪我走一段路,但未來的考試,還是要自己一筆一劃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