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小時候經過寺廟時,我總是很好奇,為什麼和尚要過着這麼刻苦的生活,有一次我終於忍不住向爺爺發問。我說:「爺爺為什麼寺廟裡的和尚要日複日地幹著苦差?他們一點都不懂得享受,簡直是自討苦吃!」爺爺卻故弄玄虛地說:「苦盡始終會甘來,他們只是尚未到盡頭而已。」我心裡有一萬個為什麼,所以究竟何謂苦盡,何謂甘來。
爺爺接着說道:「「苦盡」二字,蘊含了人生百味中的一種深刻體悟。它不僅指肉體上的辛勞或精神上的煎熬,更指向一種在困境中心智的歷練,最後修成正果。苦,是一種試煉;盡,則是試煉後的解脫與昇華。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苦盡並非單純的苦難終結,而是經歷磨難後內心的堅韌與成長。」爺爺說畢後,看到我一臉疑惑的樣子,他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你長大後就會明白,當你有更多歷練的時候,就會有所感悟。」
多年後,這天我再次經過寺廟,沉思片刻。腦海中回想起爺爺當天的一番說話。我認為自己對此開始有更深的理解,這源於我的一段苦苦的歷練。
我從小開始踢球,在葵涌邨可謂沒有對手,所以我在十五歲的時候決定加入足球隊,殊不知對於一個從未接觸過正規運動訓練的少年來說,這是一場充滿挑戰的冒險。初入球隊,我滿懷熱情,幻想著在綠茵場上奔馳,贏得掌聲與榮耀。然而,現實很快給了我當頭一棒。第一次訓練,教練要求全隊繞場跑十圈作為熱身。我平日缺乏運動,僅跑了三圈便氣喘吁吁,雙腿彷彿灌鉛,汗水模糊了視線。隊友們輕鬆超越我,有人甚至投來輕蔑的目光。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激情,而是無力的羞恥。教練冷冷地說:「想踢球,先把體能練好。」這句話像一記重錘,敲碎了我的幻想,也讓我第一次體會到「苦」的滋味。
訓練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每一天都像在與自己的身體和意志作戰。每天清晨五點,當同學們還在夢鄉,我已站在操場上,開始枯燥的體能訓練。長跑、衝刺、折返跑,每一項都讓我筋疲力盡。尤其是在烈日下練習傳球和射門,腳踝被磨破,膝蓋因反覆摔倒而變成了青紫色。教練毫不留情,稍有失誤便是一頓嚴厲的訓斥。我曾無數次想放棄,覺得自己或許不適合這條路。然而,每當看見隊友們咬牙堅持的身影,我又不甘心就此退縮。這種內心的掙扎,讓「苦」不僅停留在身體,更滲透進了精神層面。
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適應了高強度的訓練,卻迎來了新的挑戰——團隊配合。足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場上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與隊友默契配合。起初,我總是慢半拍,傳球時機不對,跑位也頻頻失誤。一次團練中,我因傳球失誤導致球隊失分,隊友們的抱怨如刀般刺進我的心內。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資格站在這片球場上。教練卻在某次訓練後找我談話,他說:「苦,不是為了讓你放棄,而是讓你學會堅持和改變。球場上的每一次跌倒、每一次汗水,都在雕塑一個更堅韌的你。」這句話點醒了我,我開始主動觀察隊友的跑位,模仿他們的動作,甚至在訓練結束後獨自加練。慢慢地,我的傳球更精準,跑位也更靈活,隊友們開始對我投來信任的目光。這一刻,我感受到「苦」正在轉化為一種力量。及後我在一場比賽中因出色的表現受到港隊的教練青睞。
然而,苦的試煉遠未結束。隨著全國大賽的臨近,教練為了提高訓練強度,他邀請了一對來自日本的球隊「南葛」跟我們進行友誼賽,這對球隊十分強大,他們以不敗的戰績拿下了日本國內的大賽冠軍。教練要求我們在友誼賽中展現出真正的實力。比賽中,我被安排在關鍵的中場位置,面對着對面的當家球星「大空翼」,壓力如山般襲來。比賽中,我需要快速判斷、不斷奔跑,同時還要應對對手的猛烈衝擊。一次爭搶中,我被狠狠撞倒,肋骨隱隱作痛,我只能夠倒在地上苦苦呻吟,看著「大空翼」使出他的成名絕技「倒掛金鉤」。皮球一射入網,我好像再也站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