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我真正了解到人工智能並非幫我思考,而是教導和引領我該如何思考,將我所學到思想運用到生活中的每一處。
平常的我一味依賴人工智能,總認為他是完美無瑕的,任何事情都能幫我完成,包括查詢任何資料、幫助編輯中文作文、更或是整理課程資料,他都能一一幫我完成。只需要發送一個訊息,任何任務就可完成,如此方便的人工智能就讓我深深地依賴着他,由此變得越來越懶惰,使我一直在退步,更在考試溫習時束手無策,只想一味依賴人工智能內解決當前的事務,但當我經過這次事情後才發現人工智能並非可以幫助我們一切。
當我發現這個問題後,我對以往的學習方式作出調整。我不再只使用人工智能幫我完成任務,而是運用他幫助我學習,引領思考,一步一步地解決問題,制定框架,將知識融會貫通,不再是死板地跟隨。而當我再有困惑的時候,替我指點迷津,而不再是盲目地抄寫和跟隨,得到答案後便草草了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利用人工智能一步一步學習,利用他給予的資料同靈感使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培養自己獨立思考能力。即使在考試測驗中,不使用人工智能,獨身一人走進考場,我亦不如以往般徬徨和不知所措,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和積累的技巧,去完成一道一道的難題,日積月累底下,他成為了我求學路上,一個不可缺少的老師。
在這一次經過後,我才發現遇到一切問題第一反應並不是求助人工智能,而是先需要獨立思考,再使用驗證優化。就如這一次溫習體驗中我發現自己脫離人工智能後根本無法理解課題,平常的作業也只是一味依賴人工智能取得答案,從來沒有學習到基本的邏輯,這樣我了解到人工智能最好的用法並不是成為我的答案生成器,而是我的思維陪練,是一直幫助我訓練思維,學會如何更有效率、更有模式地學習,使自身學習方式更有益處,更能吸收更多內容及深入了解課程,更可以幫助我整理自身對課程的理解及資料,是我學習上的同伴。
另外,我亦明白到人工智能老師即使方便,但其實也有一些弊端,不節制的使用會令人沉迷,甚至可能會失去思考能力,所以在日後的求學路上,我會適當調節使用人工智能的程度,成為一個有利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助長我成為一個只會盲目跟隨抄寫的機器人,真正地做到邊學邊想。不能因為科技的進步,而失去積極上進的思想精神,科技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