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競爭社會中,只有文化水平高、成績優異的人才能升讀大學來獲取高薪工作。公司往往以公開試成績為主要評價標準,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關注分數,彼此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原本應該是互相支持的同學,可能因為成績的差異而產生隔閡,甚至成為了彼此的「敵人」。
在這種高壓的環境下,學生互相支持和協助是否真的不存在呢?
在我中五的時候,我在交友平台上找到一位同屆的公開試應考生,我的成績不是特別好,甚至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惘。當我向他分享我的擔憂時,他卻表示非常願意幫助我。他主動提出幫我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我們開始每天一起溫習,互相分享學習筆記和資料,一起解決了很多數學難題。
在中五的期末考,我的成績逐漸提高。我從最初的迷茫和焦慮,變成了對未來的期待和自信。
到底,在這個競爭文化的社會當中,是否真的不存在「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