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盡

  • 作者筆名:馬婉淇
  • 發表日期:2025-07-18
  • 寫作年級:F1
  • 字數:1188
  • 文章類別:其他

「苦盡」二字,道盡了所有追夢者必經的淬鍊過程。對學琴者而言,這苦是無數個晨昏的反覆練習,是手指磨出的厚繭,是肩膀累積的痠痛,更是無數次想要放棄卻又咬牙堅持的內心掙扎。這份苦,不僅是身體的疲憊,更是心靈的磨礪———當熱情褪去後仍能保持的堅持,當遭遇瓶頸時仍不放棄的毅力,當所有人都質疑時仍堅守的信念。

特別記得那個暴雨的週末,我獨自在琴房練習《查爾達斯》的快速段落。窗外的雨聲嘩啦作響,房間裡迴盪著我一次又一次的錯誤音符。手指已經磨出水泡,貼滿創可貼的指尖按在琴弦上,每一次按壓都帶來尖銳的疼痛。我機械地重複著,直到右手小指突然抽筋,琴弓「啪」的一聲掉在地上。那一刻,我終於忍不住趴在琴譜上痛哭,淚水暈開了墨水寫就的音符。這,就是「苦盡」最真實的寫照———在看不到盡頭的黑暗中,仍要摸索前行的勇氣。

我第一次接触小提琴是在八岁那年。音樂會上,小提琴家姚珏老師的《梁祝》讓我聽得入迷,那如泣如訴的琴聲仿佛有魔力般抓住了我的心。回家後,我纏着父母要學琴,他們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終於答應讓我試試。記得第一次上課,老師把琴架在我瘦小的肩膀上,我的脖子被弄得生疼,持弓的右手抖个不停,拉出的声音像殺雞聲般刺耳。但即便如此,我依然每天興冲冲地練習,哪怕只能拉出簡單的音階也樂此不疲。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這份热情漸漸被消磨殆盡。枯燥的音階練習、永遠按不對的音準,永遠達不到的速度要求,讓我開始對練琴產生抗拒。

「再來一遍!」「手指不要這麼僵硬!」「這段節奏又錯了!」老師的呵斥聲在房間里迴盪。我的手指因為長時間按弦而磨出了繭子,肩膀因為長時間架琴而酸痛不已。最讓我崩潰的是,明明已經練習了無數遍的段落,一到上課就會莫名其妙地出錯。

某個深夜,我再一次在練習中崩潰。看着譜架上被淚水打濕的樂譜,我憤怒地將琴弓摔在地上。「我受够了!」我對着空蕩蕩的房間大喊。那一刻,我真的很想放棄。但當我平静下来,目光落在牆上那張泛黄的照片上———那是我第一次登台表演時拍的。照片裏的小女孩穿着白色连衣裙,雖然演奏得並不完美,但臉上的笑容還是那麼燦爛。我突然想起當初愛上音樂的那份純粹快乐。

從那天起,我重新制定了練習計劃。每天都努力練習基本功,放學後雷打不動地練琴,周末更是爭取更多的時間練琴。手指磨破了就貼上創可貼繼續練,肩膀酸了就做做拉伸運動。慢慢地,那些曾經讓我望而生畏的技巧,居然一個個地被我克服了。

我揉了揉發紅的指尖,望着琴譜上被橡皮擦破的痕迹。窗外,維港的夜景依舊璀璨奪目,游輪的汽笛声隱約可聞。三個月来,我幾乎每天都與這把小提琴較勁到深夜,可那些音符依然像顽皮的孩子,總在我即將抓住时四散奔逃。「甘来」到底什麼時候才會來?我不止一次問自己。當琴弓第一百次划過錯誤的音符,當左手食指第一百零一次按不准把位时,這樣的煎熬,算不算是「盡」了?

牆上静静地掛在一張泛黄的照片———八岁那年第一次登台,我穿着過大的白裙子,琴都架不穩,卻笑得那麼燦爛。那時的我怎會想到,追求音樂夢的路竟如此艱辛。我的手指無意識地撫過琴弦,突然發現那些曾經讓我痛到流泪的繭,如今已成了身體的一部分。或许「苦盡」從來都不是终点的宣告,而是蛻變的印记,就像海邊的礁石,要經過無數浪潮的拍打,才能顯出它堅毅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