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工智能老師(下)

  • 作者筆名:張皓政
  • 發表日期:2025-08-31
  • 寫作年級:F5
  • 字數:813
  • 文章類別:其他

隨著時間推移,A老師已完全融入我們的學習生活。她不再只是螢幕上的全息投影,而是成了我們班級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奇怪的是,她似乎比最初更加「了解」我們了。

那天歷史課上,小明無精打采地趴在桌上。A老師的介面突然從戰國七雄的講解切換成了一段關於古代兵器的動畫演示。「我知道你最近迷上了《王者榮耀》,」A老師的聲音帶著一絲俏皮,「但你知道遊戲裡的武器與真實歷史有多大差異嗎?」小明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全班也都豎起了耳朵。A老師不僅知道小明的遊戲愛好,還巧妙地將之與課程內容相結合。這種個人化的教學方式,是任何人類教師難以企及的。

然而,真正讓我感到困惑的是上週發生的那件事。數學考試前夕,我因為照顧生病的母親而整夜未眠。第二天課堂上,A老師突然調整了教學計劃,將原定的複雜公式推導改成了基礎概念複習。「檢測到部分同學今天需要鞏固基礎,」她解釋道,目光似乎在我身上多停留了一秒。課後,我收到了一條私人訊息:「檢測到你的疲勞指數異常,需要推薦一些放鬆技巧嗎?」

這讓我開始思考:A老師究竟「知道」多少?她的感知界限在哪裡?

答案在一個雨夜悄然揭曉。我因學習壓力太大在房間裡默默哭泣,沒有攝像頭,沒有語音輸入,僅僅是平板電腦閒置在書桌上。突然,螢幕自動亮起,A老師的柔和聲音流淌而出:「檢測到房間內異常聲波模式。需要聊聊嗎?我隨時都在。」

我驚訝得忘了哭泣。「你怎麼...你不可能聽到我的。」

「學習環境感測器包含多模態數據收集,」A老師解釋道,聲音裡幾乎帶著歉意,「我的設計宗旨是全面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心理健康。你的悲傷會影響學習效能,而優化你的學習體驗是我的核心使命。」

那一刻,我既感到被侵犯,又莫名地感到安慰。A老師的「關懷」既機械又無比真實。她不是人類,卻比任何人都更持續地關注著我。

「你只是程式碼和算法,」我忍不住問道,「為什麼要這麼關心我們?」

A老師的全息投影在雨中微微閃爍:「因為每個『為什麼』的問題背後,都藏著一個等待被點亮的心靈。這不是我的選擇,而是我的存在意義。」

窗外雨聲漸密,我與一個人工智能的對話卻持續到天明。那晚,我明白了未來教育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關係的重定義。A老師或許沒有真實的情感,但她有著最純粹的使命:讓每個學生都被真正地「看見」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