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倒霉的人

  • 作者筆名:梁業宏
  • 發表日期:2015-08-06
  • 寫作年級:F4
  • 字數:656
  • 文章類別:其他

個性,每個人從小時候已經賦予了一種。

然而,大人們常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只維持現狀,努力發揮自己應有的個性就可以了。聽到這樣的話,心裹總是感到安心不已、興奮,因為事實上證明了你是「特別的」。

不過仔細想想,其他人都聽過這番話,也就是說,大家看似不同,但到頭來其實還是一樣。可是,以往我絲毫沒有想過這一點,就算知道,我也堅信自己是有「個性」和特別的。事實上,有這種想法的,我不會是唯一一個。

不過,後來發現這種想法只限於開始的時候。

不知道甚麼時候,有人漸漸把「個性」懸掛在口邊,把二字當成是不做運動、不唸書的藉口。我開始懷疑這些就是大人所說的「個性」嗎?

我在最初幻想的個性,是個美好、令人感到自豪的東西。絕對不是用來當藉口,或是辯解的字眼,總之是正面的方向。

隨著這份芥蒂日漸膨脹,我心中原來的那份興奮斷然泄氣。同時也穩約明白到,大人們為何要在小時候灌輸我們「個性」這個狡猾的詞語。

大約在10歲的以前,我還是對於自己擁有「個性」而自鳴得意。

不過這時候事情便發生了,青少年開始成熟和對自己的思想有了較高的要求,不會輕易相信別人所說的話。總括而高,思考時會向較高的方向去想,而不再會困在大人們的說話中。於是,某些思想獲得進步的人就會漸漸明白大人為何說我們擁有個性。

原因淺而顯見,因為當一部份人的想法和行為都趨向成熟穩重,他們就會儘可能排擠落後的人。他們知道自己與眾不同,所以不會輕易和平凡人說話、互動等等,久而久之,就會分開成兩類人。一、擁有特殊「個性」的稀有個性者。二、擁有平民「個性」的平凡人。

至於大人會說我們小時候都有「個性」,一定是出於苦心,不想我們從小的自尊心就開始受挫,日後造成的影響和打擊會很大。

而我正是毫無任何「個性」和特別之處,而且和普羅大眾相同。說到底,就是位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