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二世紀,除了人類文明,由人類所發明的「人工智能」,自己也漸漸地發展成一個文明。這個人工智能的文明雖則不是實體,但發展速度極快,甚至快要超越人類文明了。人類為了不被支配,正式向人工智能宣戰。
這場「比武」,可不是簡簡單單打一場就可以分勝負。與其說這是兩者之間的對決,倒不如說這是人類與自己內心裡的一場戰鬥。因為人工智能在近100年,已經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無論是衣食住行,也依靠人工智能的協助。全世界人口已達一百億,他們必須要脫離人工智能,才能免受支配。
其實要脫離人工智能,看似很容易,只要把所有電源截斷,他們就不能再運作。但是實際上,這時的人類缺少了人工智能,好可能連基本生活都不能滿足。全球各地都會發生饑荒,甚至有很多人死去。僥倖存活的人也要捱過一段非常艱難的日子,才能夠重建繁榮。
這場比武中,其實人類佔盡劣勢。要一百億人團結起來,的確很困難。何況接下來一段艱難的日子,如果人類放棄,所有的付出都會功虧一簣,難逃滅亡的命運。於是人工智能便可大獲全勝。
那為什麼人類要宣戰?因為他們都不想淪為奴隸!他們寧可自力更新,也不願受支配。
二一八零年,香港率先截斷電源。這也表示,這場比武正式開始!
究竟,人類還是人工智能才是二十二世紀的武林盟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