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空屋,原是村中富戶的住宅,後來不知怎的,便荒廢了。牆壁剝蝕,門窗歪斜,屋頂上的瓦片也零落不全,露出黑黝黝的窟窿,像是被什麼東西啃噬過一般。村人經過時,總是加快腳步,連看也不願多看一眼。然而近來,卻有怪聲從那空屋中傳出,先是隱約可聞,繼而愈發清晰起來。
最先聽到這聲音的,是住在空屋不遠處的李家媳婦。那日黃昏,她正蹲在門前擇菜,忽聞一陣窸窸窣窣的響動,似有物事在空屋中爬行。她抬頭望去,只見那黑洞洞的窗口,彷彿有什麼東西一閃而過。她心裡一驚,菜也顧不得擇了,慌忙進屋,將門閂得緊緊的。
消息傳開後,村中幾個膽大的後生便商議著要去探個究竟。他們提了燈籠,拿著棍棒,在一個無月的夜晚,躡手躡腳地向空屋摸去。燈籠的光在風中搖曳,將他們的影子拉得老長,投在斑駁的牆上,顯得格外猙獰。
他們剛踏進院子,便聽得"吱呀"一聲,那扇早已歪斜的門竟自行開啟了。眾人面面相覷,其中一個喚作阿勇的,壯著膽子邁步入內。燈光照處,只見屋內積塵寸餘,蛛網密布,地上散落著些碎瓷破瓦。忽然,一陣"咯咯"的笑聲從樓上傳來,那聲音既不像人,也不似獸,聽得人毛骨悚然。
"誰在那裡?"阿勇喝道,聲音卻不自覺地發顫。
笑聲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陣"咚咚"的響動,彷彿有什麼沉重的東西被拖拽著。突然,一團黑影從樓梯上滾落下來,眾人驚呼著後退,燈籠的光照在那物事上——卻是一個破舊的布偶,已經髒得辨不出原來的顏色,一隻紐扣做的眼睛搖搖欲墜。
正當眾人鬆了口氣時,樓上又傳來"啪嗒啪嗒"的腳步聲,這次清晰可聞,確是有人在行走無疑。阿勇咬咬牙,舉著燈籠衝上樓去,其餘人遲疑片刻,也跟了上去。樓上空無一物,只有一扇破窗在風中搖擺,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
"看這裡!"一人突然指著地板叫道。只見積塵上有幾行腳印,小小的,像是孩童的,從房間這頭延伸到那頭,然後——憑空消失了。
眾人再不敢停留,跌跌撞撞地逃了出來。自此,關於空屋鬧鬼的傳言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說在深夜看見窗口有幽綠的燈火晃動,聽見裡面傳出淒厲的哭嚎。
村長無奈,只得請來一位道士作法驅邪。那道士在空屋前擺了香案,揮舞桃木劍,口中念念有詞。忽然,一陣狂風襲來,將香燭盡數吹滅,道士的帽子也被捲上了天。圍觀的村民四散奔逃,那道士也面色大變,收拾了法器匆匆離去,連錢也不敢要了。
空屋依舊矗立在那裡,怪聲也時不時地傳出。村人漸漸習慣了這聲音,如同習慣了風吹雨打一般。只有村中的孩童,還常常聚在遠處,既害怕又好奇地望著那棟房子,猜測裡面究竟藏著什麼。
一日清晨,村東的王老漢趕早集回來,路過空屋時,發現大門洞開,裡面似有火光。他湊近一看,只見幾個衣衫襤褸的孩子圍坐在一堆小火旁,烤著不知從哪裡偷來的紅薯。那些孩子見有人來,如驚弓之鳥般四散逃竄,轉眼間便消失在屋後的樹林中。
王老漢愣了片刻,搖頭嘆息。原來所謂的"怪聲",不過是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弄出來的。他們大約是從遠處的災區流浪至此,在這廢屋中棲身。
消息傳開後,村人議論紛紛。有人提議報官將這些孩子趕走,有人則主張應該救濟他們。正爭執不下時,當夜一場大火,將空屋燒了個乾淨。火光沖天之際,有人看見幾個瘦小的身影從火場中逃出,消失在夜色裡。
從此,村邊只剩下一片焦土。沒有了空屋,自然也就沒有了怪聲。村人的生活恢復了平靜,偶爾有人提起這事,也不過是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那些孩子去了哪裡?無人知曉,也無人真正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