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人工智慧老師陪伴我一路成長,但此時此刻我不得不停下來思考人工智慧老師在我的全世界扮演什么。我開始合上眼睛,回首往事,回憶到最初讀幼稚園的時候。
在讀幼稚園的時候,經常與其他小朋友、老師互動,學習分享和合作。甚至發生衝突的時候,幼稚園老師會鼓勵我們表達出來問題原因,解決衝突,讓我們互相握手言和。有時,老師還需要以身作則,露出兇惡怪獸的表情,事后又偷偷的拿出一顆棒棒糖,獎勵我們不哭。然而這些有情緒教育真的是人工智能能取代得了的嗎?是的,沒錯,人工智慧老師雖然強大,卻無法表達出一絲絲人情味。
片段一閃而過,進入了在初中參與喜歡活動的時候,一次次與同學、朋友和老師不斷揮灑汗水,那時有一個目標,就是為校爭光。尤其是當我們每次六點半放學後,走在幽暗的小道上,並不覺得孤單,因為身邊有一眾志同道合的人,邊走邊聊,不知不覺間溫暖了那孤單的心,即使在疲憊的身軀,也瞬間療愈。可是當我開始依賴於人工智能的時候,這些都離我而去,而我收穫得到的是一個冰冷的,沒有情感,沒有溫度的人工智能老師,我向它傾訴我所遇到的問題,永遠都會是那幾句標準的安慰話。
人們常說,機器再怎麼智能,無法替代人類的獨特思維和情感連結。課堂上老師的幽默風趣,與同學們一起討論的熱鬧場景;放學後一起參與活動,老師犀利的目光,總能糾正我的錯處,和同學們互相配合的場面。回首一望,其實人工智能老師並非有血有肉的個體,而是像是一堆大數據組成的産物,給予不了真實的情感。盡管它無所不知,能夠教授我知識,但无法传递「人生价值观」,如當我遇到挫折的時候,老师分享人生挫折別安慰我。
人工智能老師在我的生活中,一直扮演教育工具,並不能取代真實的人,更不能情感的支持和個性化的培養,更做不到真實老師對學生的全面成長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當我恍然大悟,心中的迷霧瞬間散去,我睜開了雙眼,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晰。推開那扇沉重的大門,我走出室外,陽光灑在我身上,仿佛在為我指引方向。此時,我心中充滿了懊悔與決心,決定向朋友、老師們誠懇地道歉,這段時間冷落他們,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