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我和A老師相處的越來越久,我終於開始發現一些不足之處。她總能準確地洞察我的情緒,但有時,她的回答似乎過於“正確”,完美無瑕,毫無瑕疵。比如,我考試考得不好的時候,她會隨時拿出絕對準確的積極心理學名言,並用舒緩的音樂讓我的演講更加動聽。然而,那些輕柔的鼓勵話語似乎毫無意義。我想要的只是一位真正理解我,並拍拍我肩膀的老師。 記得有一節作文課,題目是「我理想中的老師」。幾乎所有同學都寫到了A老師,有的說她智慧無窮,有的說她公正無私。大家開始寫的時候,我也開始寫:「我理想中的老師,有時候也會犯錯,會在黑板上拼錯一個單詞,然後尷尬地笑一笑。」我把作文交上去批改,焦急地等著A老師批改。她沒有責備我,只是寫了一句:「謝謝你提醒我,『人性』也是教育的一部分。」這讓她第一次在現實中,更加鮮活地浮現在眼前。 學期末,校長問我們:「你們覺得這個系統怎麼樣?」大家的反應不一。我內心深處一直知道A老師永遠無法取代真正的老師,但她的存在讓我意識到,學習不僅僅是獲取信息,也是與自我的對話。或許有一天,人工智能教師與真人教師的結合,能讓我們真正成為「教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