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晚上,我輾轉難眠。淚水浸濕了枕頭,但內心深處有股聲音說:放棄吧!你好努力溫習都不會成功的!就算你多努力也不會有人知道!你永遠都不會得到別人的讚賞.....難道我所謂的「努力」,都是像空氣一樣虛無的?
接下來這段時間,我的靈魂好像飄去太空,根本無法專心上課。當然老師也發現了我的異樣,放學後老師和我聊天。他說:「你遇到什麼困難了?為什麼我看你這段時間上課魂不守舍?」我說:「為什麼?我這麼努力溫書也得不到好成績!」他看著我紅腫的眼睛,輕聲地安慰我。「我認為是學習的方法不適合你,不如給你制定一個計劃,改變你學習的方法。」每天放學後,我老師一題題耐心分析我的問題所在。第一次明白,努力不是重複背誦的時長,而是真正理解知識的深度;不是按時間,而是按薄弱點分配;不是盲目背題,而是梳理知識脈絡。
回到家後,母親看到我改變學習方法,她開始慢慢抽取時間陪我一起去圖書館複習,她靜默地陪伴著我,比任何言語都更有力量。之後不管我的心態的管理還是成績,都提升了不少!
兩個月後的考試,我的成績像火箭一樣突飛猛進,考到全班前三。放學時,我拿著卷子飛奔回家,母親看到分數時眼眶瞬間紅了。她拉過我的手說:「媽媽之前錯了。我只看到分數,沒看到你的痛苦和堅持。」那一刻,我們相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