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我開始拾起了信心,報名參加了樂團。當我第一次踏入樂團的時候,我感到既興奮又害怕。經過了時間的打磨,樂團邀請了我進入室樂小組,但要通過兩次的面試。我把我這幾個月練得最拿手的《查爾達斯》拿出來面試。 我的演奏打動了評委老師,他邀請了我在香港文化大會堂樂團的鄰近表演上進行一次的獨奏演出。得知這個消息時,我感到很興奮,能在專業的音樂廳演出又有專業樂手樂團幫我伴奏是我夢寐以求的機會,但想到要在那麼多觀眾面前獨奏,我的手心就不由自主地冒汗。
「你能行的。」老師拍拍我的肩膀,「記住,音樂不是用來炫技的,而是要打動人心。」帶着老師的期許和自己的梦想,我開始了更加刻苦的訓練。這一次,我不再是為了應付考級,也不是為了取悅任何人,而是真心想要把最美的音樂呈現給聽眾。
演出當天,我早早來到香港大會堂。推開後台休息室的門,我的手不自覺地發抖。鏡子裏,穿着黑色演出禮服的我臉色蒼白,額頭上渗出細密的汗珠。我试着做深呼吸來平復心跳,但效果甚微。
「接下來有請下一位表演者⋯」工作人員的聲音從門外傳來,我的心跳得更快了。就在這時,我的手機震了起来,是媽媽發來的信息:「寶貝,放松心情。記住,我們永遠为你驕傲。」
踏上舞台的那一刻,刺眼的聚光燈讓我一时恍惚。台下黑壓壓的觀眾席中,我隱約看到前排坐着我的父母、老師和同學們。我深吸一口气,將琴抵在下巴下,閉上眼睛,讓第一个音符從指間流淌而出。
奇怪的是,當琴弓真正觸到琴弦的瞬間,所有的緊張都消失了。我的手指仿佛有了自己的記憶,在琴弦上自如地舞动。那些曾經讓我痛苦萬分的技巧段落,此刻竟然行云流水般地呈現出來。我完全沉浸在音樂中,忘記了这是在表演,忘記了台下的觀眾們,甚至忘記了自己。
在演奏到《查爾達斯》最動人的慢版段落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匈牙利人,在星空下訴說他的故事。我的琴聲時而如泣如訴,時而热情奔放,整个音樂廳都沉浸在音樂營造的氛圍中。當最後一個音符餘韻未絕時,我聽到觀眾席傳來的歡呼聲。掌聲如潮水般涌来。我看到觀眾微笑着點頭,觀眾席上不少人站了起来。鞠躬時,我的目光與台下的父母相遇,他们眼中閃爍的泪光让我心頭一熱。
演出結束後,許多素不相識的觀眾特意來後台祝賀我。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先生握着我的手说:「孩子,你的琴聲讓我想起了年輕時的夢想。」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音樂的真諦——它不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心靈的交流。
回家的路上,我抱着心愛的小提琴,看着維多利亞港璀璨的夜景。曾經讓我痛苦萬分的練習,曾經想要放棄的念頭,此刻都化作了甜蜜的回憶。我知道,這次演出不是終點,而是音樂之旅的新起點。
「還要繼續練琴吗?」爸爸笑着问。
「當然!」我毫不猶豫地回答,這次是發自内心的熱愛。
當夜風拂過臉龐,我仿佛又听到了那首《查爾達斯》的旋律。這一次,我不再是那个痛苦的練習者,而是真正懂得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演奏者。苦盡甘來的滋味,原来是这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