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這一天。我站在考場門口,手裡緊攥著筆袋,指尖因用力而微微發白。清晨的風帶著涼意,卻吹不散我掌心的冷汗。抬頭望向考場大樓,心跳聲在耳邊咚咚作響——是啊,文憑試開始了,這兩年的拼命,全賭在這一刻。
苦,是無數個與星辰相伴的夜晚。
記得中五那年,我的成績只是平平,數學不及格,英文作文永遠寫不完。那時候的我,覺得「努力」二字太過遙遠,反正「夠用就好」。直到爺爺躺在病床上,蒼白的手顫抖著拉住我,聲音沙啞地說:「我的乖孫……爺爺最想睇到你入大學……」那一刻,我終於明白,有些事,不能「求其」。
從那天起,我把自己埋進書堆裡。學校的課室關了燈,我就轉戰自修室,直到管理員催促離開;凌晨三點的檯燈下,我反覆抄寫文言文註解,寫到手指發麻;模擬試卷上紅筆糾正的痕跡,像傷口一樣刺眼,但我咬著牙,一遍遍重做。同學放學後去唱K、打機,我只能搖頭拒絕,因為補習班的筆記還等著我整理。有時候累得趴在書桌上睡著,醒來時臉頰壓著未乾的墨水,狼狽得想哭。
苦,是旁人的冷眼與自我懷疑的拉扯。
「你突然咁搏做咩?扮勤力啊?」朋友的調侃像針一樣扎人。溫習到崩潰時,我也曾摔過書本,質問自己:「係唔係根本唔係讀書嘅材料?」有一次測驗,明明熬夜準備,成績卻比上次更差。我躲在廁所隔間裡無聲地哭,怕被別人聽見。但擦乾眼淚後,我還是逼自己打開錯題本,一題一題重新計過——因為爺爺的時間不多了,我連放棄的資格都沒有。
苦,是孤獨的馬拉松,但終點的光就在眼前。
此刻,考場的鐘聲響起。我深呼吸,握緊原子筆,試卷上的字跡逐漸清晰。這兩年,我放棄了玩樂、犧牲了睡眠,甚至忘記了「輕鬆」是什麼感覺。但當我想起爺爺聽到我成績進步時的笑容,想起媽媽每晚放在書桌旁的熱湯,那些苦,突然有了意義。
苦盡,未必即刻甘來。但至少這一刻,我無愧於自己——因為我已經用盡全力,跑完了這段最崎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