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盡

  • 作者筆名:黃婥瑤
  • 發表日期:2025-08-07
  • 寫作年級:F3
  • 字數:620
  • 文章類別:其他

「苦」是人生必經及必須經歷的皆段。從幼兒時学習走路時跌倒受傷的苦,到是讀書時因勤奮努力受的苦,再到職場中的種種苦難。這些事情雖然十分苦澀,但它們的背後必有着一颗甜美的果實。是第一次学会走路時的成就感,亦是在努力辛苦过後得來的知識,更是各式各樣無價的人生經驗,這些都是得來不易的人生寶物。人生就是這樣簡單而又複雜。簡單是因為因為只要嘗过苦,.就会有「回甘」。複雜则在於「苦会甚麼時候盡呢?回甘又会在甚麼時候呢?」

古語有云:「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只有經歷了寒冬的徹骨寒冷,才能讓梅花散發出撲鼻的清香。如果想要一個甜美的果實就必須要經歷苦難。就像人在經過各種磨練以後,就會懂得很多不同的道理, 成為更好的人,懂得享受苦与甜。但苦難真的是這樣容易过去嗎?答案顯然是不。

有的人的苦盡得很早,可能在二十或三十歲時就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回甘。有的人的苦则盡得很晚,在老年時期才得知人生中最大的回甘的甜美。在我眼中,其實這在於人的醒覺。醒覺又可以稱為覺悟,即是由以往的困惑或迷失中醒悟,從苦難中覺悟到「真理」,就是我眼中的苦盡。

以湯瑪斯·阿爾瓦·愛迪生為例,世人都知他是美國著名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工程師,擁有眾多重要的發明專利,他被傳媒授予「門洛帕克的奇才」的稱號[2],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大量生產原則和其工業研究實驗室來進行發明創造的人,且是庫伯聯盟學院傑出校友。但又有誰知道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失敗了至少999次,甚至有人說他失敗了6000次以上。 但他本人卻說:「我不是失敗了999次,而是發現了999種不適合做燈絲的方法」 。 苦難也許會持續很久, 亦會帶來很大的衝擊,但辛苦過後必有甜美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