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來

  • 作者筆名:李建宗
  • 發表日期:2025-08-12
  • 寫作年級:F4
  • 字數:934
  • 文章類別:其他

人生在世,苦乐相随,本是常理。然而世人每每于苦中作乐,乐极生悲,竟至于忘却了"甘来"二字。这"甘来"二字,看似简单,实则包含无限玄机,非寻常人所能参透。

我认识一个叫阿甘的人。此人面黄肌瘦,两颊凹陷,一副穷酸相。他住在城东破庙里,日日以乞讨为生。路人见了他,无不掩鼻疾走,唯恐沾染了穷气。阿甘却不以为意,依旧每日早起,拄着一根竹竿,挨家挨户地讨些残羹冷炙。

"苦尽甘来"四字,阿甘常挂在嘴边。每当有人施舍他半个馒头,他便作揖道:"苦尽甘来,苦尽甘来。"听者无不嗤之以鼻,心想这乞丐怕是饿昏了头,半个馒头也值得如此感恩戴德。阿甘却浑不在意旁人眼光,依旧我行我素。

有一年冬天,特别寒冷。北风呼啸,雪花纷飞。阿甘蜷缩在破庙一角,身上只盖着几片破麻袋。路过的人见他这副模样,都摇头叹息,料他活不过这个冬天。谁知阿甘竟熬了过来。开春后,有人问他如何度过严冬,他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苦尽甘来,苦尽甘来。"

后来城里闹瘟疫,死了不少人。阿甘却安然无恙。有人说是他命硬,有人说是老天不长眼。阿甘听了,依旧只是重复那四个字。渐渐地,人们发现阿甘虽然穷困潦倒,却从不生病,精神也比常人好得多。

一日,城里来了个云游道士,见阿甘在街头晒太阳,便驻足观看良久。末了,道士上前施礼道:"这位施主,可是悟了'甘来'之道?"阿甘睁开眼,看了看道士,忽然笑了:"苦尽甘来。"道士闻言,肃然起敬,从袖中取出几枚铜钱放在阿甘面前,转身离去。

人们不解,问道士为何对一个乞丐如此恭敬。道士叹道:"此人看似落魄,实则已参透人生至理。世人只知追求甘甜,却不知甘从苦来。他能于苦中见甘,已是得道之人。"众人听了,半信半疑。

后来阿甘死了,死得很平静。有人发现时,他盘坐在破庙里,面带微笑,仿佛睡着了一般。人们收拾他的遗物,发现除了一身破衣烂衫,就只有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几十枚铜钱,都是平日里人们施舍给他的。他一个子儿也没花。

阿甘死后,城里忽然流行起一句话:"苦尽甘来。"人们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那个瘦骨嶙峋的乞丐,想起他面对苦难时的从容。渐渐地,这句话成了城里人的口头禅。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城里人的日子似乎好过了一些。不是天降横财,而是人们的心态变了。遇到困难时,不再怨天尤人,而是相信"甘"终会来。

阿甘的坟就在城外的乱葬岗上,没有墓碑,只有一堆黄土。偶尔有人路过,会在坟前放上一枚铜钱,说是还债。铜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甘来"的秘密。

人生在世,苦是常态,甘是意外。能于苦中等甘来者,是为智者;能于苦中见甘来者,是为觉者。阿甘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觉者,虽然他的觉悟,是用一生的苦难换来的。

甘之所以为甘,正因其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