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一字令人又愛又恨,有人對苦避而遠之,卻又有人認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謂苦盡甘來,當去到苦的盡頭,甘便隨之而來。
我的鄰居阿明,已經是一位中六的學生了。他很努力學習,他每天都很努力,不管何時都捧著一本書無論吃飯或是在回家的車上。就連老師都稱讚他將來必定是社會的棟樑,家中的驕傲。
他的成績在中一的時候很好,每次都名列前茅,可是在中三的時候他的成績便開始下降,一開始他沒有在意以為只是自己的失誤但當到中四時他便從班上的尖子淪為大家口中所說的差生。原因?他不知為何,他覺得自己與以前無太大的分別,只是好像自己好像變得鬆懈了,在每次被人的稱讚當中得意忘形覺得自己和天才無異。漸漸好像已經忘記了自己需要學習。
直到中五,他漸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可是他已經落下太多課程了,要在一年之內從新學會那些他落下的課程根本沒有可能。可是他想起老師曾對他的期望,父母對他的栽培,就算在他成績很差時亦從不責罵他,只會在旁鼓勵他,想到這裏他的心裡不免充滿愧疚,覺得自己對不起老師,對不起父母,更對不起自己就這樣浪費了這兩年的青蔥歲月。
自此,他便發奮學習勢要追回自己落下的課程,在這段時間內他吃了不少苦不僅在課間時沒法與朋友談天說地在六日也要在桌上埋頭苦幹。每天休息的時間亦是少之又少,每次見到他不是拿著書本在桌上就是在路上,彷彿見到以前的那個他,但現在的他卻更為成熟,知道自己應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為此他更選擇暫時放下他曾最喜愛彈的結他。在被人的眼中與書呆子毫無分別。他的父母對此甚感安慰但又有些擔心,常常勸他要勞逸結合不要太過勞累,在此期間亦盡自己的能力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