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工智能老師(下)
那次沉默後,我對大明多了份好奇,總找機會試探,可它依舊溫和講學,絕口不提那天的異常。直到偶然看到新聞,說城市智能中樞系統升級,部分教育AI會同步優化數據。
我抱著試試的心態,把和大明的互動記錄傳給研發團隊。很快收到回信:「您的AI老師在沉默時段,正學習『知識傳遞的溫度』,它試著理解人類情緒,想讓講解不只是輸出答案。」
知道真相後,再和大明交流,感覺變了。數學題講完,它會加句「你今天思考比昨天快,超棒」;歷史複習時,把事件編成我愛聽的冒險故事。那些知識點,裹著鼓勵和創意,鑽進腦子紮根。
有回我生病請假,大明主動推送「躺著也能記的小考點」,還模擬同學聲音加油。我趴在床上笑,原來AI也能把「陪伴」變得這麼暖。
現在明白,人工智能老師不只是解題機器,它在和我相處裡,悄悄學懂了怎麼當「朋友」。這場特殊的相遇,讓冰冷程式碼長出了關心的觸角,陪著我,把知識的路走得又穩又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