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上的一則尋人啟事

  • 作者筆名:郭嘉恆
  • 發表日期:2016-08-02
  • 寫作年級:F5
  • 字數:927
  • 文章類別:其他

巴士進入海底隊道時,允行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事。

二十多年前,香港只有八十多萬人口,是一個轉口港;現在香港人口接近四百萬,從轉口港轉型造就製造業逢勃的發展,「made in Hong Kong」暢銷全球,許多荒蕪的地方,變成熱鬧的徙置區和密密麻麻的七層工廠大廈。

他不能忘記二十多年前,嗯!民國三十八年。那年的四月從上海搭乘飛機隻身來到香港。當他上飛機時,身上還穿著較厚的大衣,下機時,卻是到許多香港人只穿一件白襯衫。允行從北方來到香港,目的便是為妻兒「探路」,以及打點一切,準備接他們到香港。那一年,許多像允行的百姓也想不到國軍會兵敗如山倒,長江以北,除武漢一隅外,完全易幟。

戰火越燒越旺,金圓券亦使廣大民眾喘不過氣來,在上海也受到戰爭的壓力,動盪中,許多人都到南方來了。允行從未到過香港,卻有意拖家帶口地移居香港。除了因為港幣是一種穩定的貨幣外,最重要的是香港仍在「米字旗」下。

當允行打點好一切,欲訂機票回上海時,卻聽見涼茶鋪的收音機裏傳來一段新聞消息:

「共軍已於昨天控制上海,國軍退守至……」

巴士拐入彌敦道,允行見到一個婦人與一個廿多歲的男子,儘管只是匆匆一瞥,允行亦知道這是對母子,要不然的話,那男子也不會一邊扶住婦人,一邊在聽婦人嘮嘮叨叨。但他卻不知道妻兒身在何方,所做何事。

巴士在彌敦道上駛過,望出窗外,街道兩旁,新樓林立,未拆缷的舊樓,為數不多。為何不與他們留在上海?為何不一開首便與他們同往香港?為何……

那時候整個上海都緊張起來,能走的都想走這地方。《中央日報》上的新聞總是報喜不報憂,上海《申報》的新聞模菱兩口,人們口頭上傳來傳去的消息大多都是添油加醬的。殊不知國軍的徐州剿匪司令部,竟反過來被「匪」剿光了。

一下車,便走向報攤買了數份日報,關心的不是「六一八雨災」,而是分類廣告、啟事版面,到底有沒有我的名字在裡面?我找他們,他們又會來找我嗎?

「啊,又是你,照舊嗎?」

「沒錯,麻煩你把照片放大一點。」

「行了。分類廣告,尋人啟事,小字一段,另附照片,逐方計算,共刊一個月,多謝總計……」

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動盪的時代,帶來的大多只有潮濕的回憶。

尋人啟事上的照片是允行與妻兒在上海一間影樓拍的,那時候兒子剛好滿月,照片上都堆上三人的笑容。還記得那時候與妻子在租界裏的咖啡廳約會,在上海外灘散步談心……這,忽然從回憶堆中鑽了出來,幫助允行消除寂寞與憂慮。他己成為將回憶當作燃料的人。他的生命力依靠回憶來推動。

他對未來的指望也許只能是報紙上的一則尋人啟事,只擔心那些曾經使他快樂過、溫暖過的妻兒,會像年代已久的照片那樣褪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