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敵是友
人們常說,敵友之分,涇渭分明。然而世間事往往不如人意,敵友之辨,有時竟如霧裡看花,愈看愈糊塗了。
我認識一位教書先生,姓陳,瘦長身材,臉色青白,眼睛卻極有神。他常說:"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這話聽來頗有道理,但我當時年紀尚小,不甚了了。後來見了些世面,才知此話不虛。
陳先生有個同窗,姓趙,兩人自幼一起讀書,情同手足。後來趙某做了官,陳先生依舊教書。起初趙某還常來訪,後來便漸漸疏遠了。有一回,陳先生因學生鬧事被牽連,那趙某竟在堂上大聲疾呼要嚴辦,說此等"亂黨"不可輕饒。陳先生因此被革去教職,困頓了好一陣子。
奇怪的是,後來陳先生得了重病,無錢醫治,忽有人送來銀錢,不留姓名。陳先生病癒後多方打聽,才知是那趙某暗中相助。我去探望時,陳先生苦笑道:"這人前日欲置我於死地,今日又救我性命,你說他是敵是友?"
街口有個賣豆腐的老王,與對面肉鋪的張屠戶,整日裡吵吵鬧鬧,像是世仇。老王說張屠戶的秤不准,張屠戶說老王的豆腐摻水。兩人見面就吵,引得路人駐足觀看,倒像是唱戲一般。誰知去年冬天,老王中風臥床,張屠戶卻天天送肉湯去,還幫著老王的老婆照看豆腐攤。老王病好後,兩人照舊每日爭吵,但張屠戶家的孩子上學堂,老王時常塞幾個銅板給他。
最令人唏噓的是西巷的劉家兄弟。兄弟二人分家時,為了一堵牆的歸屬,鬧得不可開交,最後竟至對簿公堂。官司打了三年,家產耗去大半,那堵牆也因無人修葺而倒塌了。後來兄長病重,弟弟卻不計前嫌,日夜守在床前照料。兄長臨終前拉著弟弟的手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弟弟後來將兩家的房子打通,合為一處,說這樣便再沒有牆了。
細想來,人與人之間,哪有什麼永遠的敵友?今日之敵,或許是明日之友;表面之友,可能是背後之敵。那些口口聲聲稱你為友的人,未必不會在利害關頭捅你一刀;而那些與你針鋒相對的,反倒可能在你危難時伸出援手。
人心難測,敵友難分。與其費心分辨,不如各留餘地。畢竟,這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人性。
那堵倒塌的牆,終究比不過血濃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