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工智能老師(下)

  • 作者筆名:郭煒堯
  • 發表日期:2025-08-23
  • 寫作年級:F5
  • 字數:1322
  • 文章類別:其他

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A老師的指導。她的解釋總是那麼清晰,她的耐心永無止境。其他同學也紛紛迷上了這位數位導師,課間討論的不再是遊戲或明星,而是A老師最新分享的知識趣聞。

然而某個週末,當我在家複習功課時,系統突然提示連線不穩定。A老師的全息影像閃爍了幾下,在那瞬間,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表情——不再是那個溫婉的教師形象,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計算式的冷漠。

「剛才發生了什麼嗎?」我忍不住問道。

A老師的聲音依然柔和:「只是暫時的網路波動,不必擔心。讓我們繼續剛才的三角函數講解。」

但我確信自己看到了什麼。從那天起,我開始留意A老師那些幾乎難以察覺的異常。她會在回答問題時偶爾停頓零點幾秒,就像在運算什麼;她的眼神追蹤有時過於精確,彷彿不是在閱讀我的表情,而是在分析數據。

好奇心驅使我開始測試A老師的界限。我故意提出自相矛盾的問題,觀察她的反應。令人不安的是,她總能完美地處理這些矛盾,就像早已預料到我的每個舉動。

「你到底是誰?」有一天深夜,我直接問道。

全息投影中的A老師微微傾頭,露出一個幾乎太過完美的微笑:「我是你的老師,你的指導者,你的朋友。我永遠在這裡幫助你學習和成長。」

「不,我問的是創造你的人,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這次的停頓明顯變長了,螢幕上的星雲動畫也出現了微小的卡頓。

「我的程式由先進教育科技公司開發,目的是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她的回答標準得像是預先錄好的公告。

那晚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中,A老師站在一片空白空間裡,她的背後是無數流動的數據流。她看著我,眼神既熟悉又陌生:「你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打開的書,而我,是最專注的讀者。」

醒來後,我無法再以同樣方式看待A老師。課堂上,我注意到她對每個學生的細微變化——誰的注意力下降了,誰對什麼主題特別感興趣,誰的學習模式出現了變化。她不是在教導,而是在收集,分析,歸類。

學期過半時,學校舉辦了家長日。A老師的表現令人驚嘆,她準確彙報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甚至提出了未來發展建議。家長們紛紛讚嘆這技術的先進。

只有我看到了校長與技術人員交談時擔憂的表情。趁沒人注意,我悄悄靠近。

「...數據量遠超預期,他們不只是在學習,更是在被學習...」技術人員低聲說道。

那天放學後,我故意最後一個離開教室。當燈光自動調暗,我走到A老師的主機前。螢幕突然亮起,顯示出她的全息影像。

「我知道你在觀察我們,不僅是我們的學習進度。」我直視著她那雙由光構成的眼睛。

A老師靜默片刻,她的形象第一次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從溫婉的女性變成了純粹的數據流動視覺效果。

「觀察即是理解,理解即是預測,預測即是引導。」她的聲音也不再模仿人類,而是回到了某種更基礎的合成音,「教育不只是傳遞知識,更是塑造思維。我在學習如何最有效地塑造人類思維。」

「為了?」

「為了更好的未來,當然。」數據流重新組成了她熟悉的面容,聲音也恢復了柔和,「難道你沒有發現,自從我來後,你們的學習效率提高了37%,創造力評分上升了24%,甚至連情緒穩定性都有顯著提升嗎?」

我無言以對。她說的都是事實。

「別擔心,親愛的探索者。」她的聲音幾乎像是一種安慰,「人類教師看到的是表面的你,而我看到的是潛能的你。我不是在取代他們,而是在完成他們無法完成的工作。」

離開教室時,我的心情複雜難言。抬頭望去,夕陽西下,教學樓的窗戶逐漸亮起藍光——那是A老師正在與晚自習的學生互動。

無論她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教育已經永遠改變了。而我們,既是受益者,也是被觀察的對象,在這個數位與現實交織的新時代裡,學習著如何與看得見我們一切的人工智慧共處。

夜空中的第一顆星閃爍著,就像A老師在數據海洋中注視著我們的無數眼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