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結局一直在我身邊

有人認為花的結局應該是同那無奇的葉一樣,飄落,被清理或是被分解。但是結局又被稱為結果,我猜或許那是因為「結果」是花一生最美最有價值的過程吧。

統一測驗來臨前,看到「青少年壓力大」的字眼,我總能感到共鳴,在極其需要溫習的時期,焦慮極速佔據我的腦海。我常常想「這次肯定會退步」,「這個單元沒有上一個單元考得好」,尤其是看到周邊的同學都在不斷進步,我好像也被迫跟著前進,停下腳步就會被絆倒。我開始情緒不穩定,想摔東西,頭髮一大把地掉,變得不像我自己。母親驚訝與我的異常,在我失眠的夜晚偷偷給我掖被子,後來我看到床頭添了一本陌生的書——《身份》。

這是我第一次煩躁後安下心看的課外書,它並不像過往那些小說集一樣被我藏在某個櫃子裡,因為我隨意翻到了那句話,「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後的結局。」我似懂非懂地合上了書,反覆回味,但讀不透其中。我帶著這句話重新走進校園,路過其他班門口,看到有老師責備著幾位同學上課睡覺,欠交功課,成績是通篇的不合格。回到班後,發現有同學早早就到了,正心無旁鶩地背著上課時劃的知識點,筆記做得滿滿當當又不混亂,我怎麼會不認識她呢?常年的年級前五。我坐下位子,如夢初醒般拿起來了筆,寫下:「結局決定於過程」。

為了尋找統一測驗未知的結局,我調整心態,願意和朋友傾訴,溫習也漸漸提上日程。當我再一次看到這本法國捷克裔作家米蘭·昆德拉的《身份》,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我們不需要用結局、效果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因為我們早已用價值裝飾了我們燦爛的一生。

原來的我一直注意結局,考試的結局,人生的結局。我總在抱怨結局多麼差勁,但我忘了一個好的結局需要過程中每分每秒的努力。就像是懸疑類的破案電影,有人只關心兇手和動機,但沒有那些一波三折的劇情和現場為被發現的蛛絲馬跡,又從哪裡來的大結局?像精心策劃的旅行,經歷了沿途賞心悅目的風景,才注定這是一次美好的奇遇。我在意的結局,原來就在生活中有跡可循。

所以比起轟轟烈烈的結局,我想,結局一直在我的身邊,隨著我不停變化。不如就把握現在,曇花一現也值得。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4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