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保存古蹟較促進經濟發展重要。試談談你的看法。

經濟發展迅速與否,只會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方經濟實力水平,而相反,保存極具價值的文物古蹟,卻能見証出一個國家的悠久歷史文化的承傳,包含了該地的民族或地區特色。保存古蹟當然比促進經濟發展更加重要。

保存古蹟能夠見証歷史的變遷,承傳當地的文化特色,這是經濟發展無可相比的。就以香港的藍屋為例,它是灣仔一幢具七十多年歷史的樓宇,混合了中西建築風格特色,而其橫樑、樓梯等不少的內部構件,仍依然保留著原先的木製結構,它見証著灣仔的傳統文化,歷史及社區發展。藍屋的保存將成為一所活生生的歷史博物館,向我們年輕新一代訴說灣仔的歴史交替。同樣地,中國把昔日無數朝代皇帝所居住的故宮、用以鞏固國防抵抗外敵的萬里長城等古蹟一一保留,目的也旨在讓這古蹟化身為一位歷史老師,為後人講解那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使之得以流傳後世,為人所知。如果我們只顧及經濟的發展,而漠視古跡存在的價值,這豈不是也違背飲水思源的道理?

古蹟都包含了我們的集體回憶,滲透了我們的感情。人們深厚的情又豈能與經濟較量?早前香港政府為了配合經濟發展先後拆卸了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許多市民都依依不捨,因為有些市民說天星碼頭是他們昔日談情說愛的老地方,是他們自少嬉戲玩樂之處,但政府發展經濟而犧牲市民的回憶,真可惜!你看,北京就保留了部分的四合院,讓市民能夠回味往日大家庭的熱鬧氣氛,保留了北京市民的回憶片段,而這些四合院亦能吸引中外遊客,增進旅遊收益,可見政府在取捨保留古跡與促進經濟發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其實,從旅遊的角度上,保留古蹟可以作為一個旅遊點,吸引外地人觀賞。間接能帶動經濟發展。例如可以把灣仔的和昌大押改作旅遊點;開放某古蹟如虎豹別墅讓市民參觀等,以達致保存古蹟與旅遊業的平衡發展。

文物古蹟是我們寶貴的財產,亦印証了歷史與不少人的回憶!我們應肯定其過去的價值,亦能好好地利用它,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和意義。在我看來,保留古蹟雖然較促進經濟發展重要,但雙方也不應存在矛盾的地方,只要雙方能平衡發展,便可達至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