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印象

孔子是我國古代遐邇聞名的思想家及教育家,生於西元前551年9月28日,魯國陬邑人。大家熟知的《論語》便是由孔子言行為主的言論匯編,為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孔子在23歲時開始收徒講學,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開私人講學的學風、儒家學派之集大成者。後來經歷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的孔子被人迎回魯國,這段期間孔子潜心於教育及古籍整理。孔子這樣總結自己一生「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在我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位和藹又包容的好老師。他在教育方面採取「循循善誘」的做法,不止簡單地把知識講述一遍,更是耐心誘導,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愛上學習。他提倡因材施教及有教無類。有一次,孔子的兩個學生子游和子夏問了一模一樣的問題,孔子根據他們才能的高下和各自的不足給出不同的答案。孔子的學生來自各行各業,不論貧富、貴賤、智愚、善惡……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

孔子對後世的影響深遠,被譽為「萬世師表」。正如孔子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日常生活中,除了課上的聽講,課下的功課,按時去溫習也令人愉悅,我們不應把時間過多投入到玩樂中,多溫習和思考所學,不但能充分利用時間,還能學習更多知識,一舉兩得。


林翼勳博士評語

就夫子一生之善於教誨,「萬世師表」當之無愧矣。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3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