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學會了——孝

「孝」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字眼,它會讓人聯想到:孝順父母,孝敬老人。試問誰又能真正做到呢?從古至今,孝順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孝順父母,孝敬老人。」亦是一種美德。有人為了醫治父母,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養老。美與醜,善與惡,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全在一念之間。

在一次與外婆的談天中,我領略了孝的意義。太婆已經八十三歲高齡了,現在住在安老院。其實除了外婆外,她還三個兒子,他們都有能力贍養她,足以讓太婆可以安享晚年。可是,他們很自私,覺得患上腦退化症的太婆是個負累,因此,他們皆不願意讓太婆住在自己的家裡。於是,他們把太婆送到進安老院。他們一共四姐弟,本應平分安老院的住院費,但是三個兒子都不願意平分多出來的一百元,最後,我的外婆選擇每個月多付一百元住院費。事實上,雖然太婆身患老退化症,但她仍然能認出外婆,那是因為,外婆隔三差五就會把老火湯送到老人院,她生怕那裡的食物營養不夠,虧待了太婆,而且,她與太婆一聊就是幾個小時,所以她倆的感情非常深厚,反而她的兒子一直沒探望過她。

跟外婆聊天後,我覺得父母養育自己並不容易啊!為什麼現今很多子女竟不願在父母年老後贍養他們呢?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千萬不要等到父母逝世後才想起要孝順他們,到時就後悔莫及了。世界上是沒有後悔藥吃的,等到父母去世了才想孝順父母也于事無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