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看似不思進取,其實很有智慧

這世界上有兩種人,知足的人與不知足的人,這一切都因著你的性格而定。

有人會擁有著永不滿足的心,總覺得自己擁有的不夠多,於是奮力去追求自己心中所想。即使那可能是強求,甚至奢求,當然這是個人的選擇,只不過有些時候過度的追求,只會適得其反。

相反,另一種知足的人,他們從來不去追求甚麼,也不會覺得自己得到的不夠多。他們的信念是「知足常樂」,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靜安穩。有人會說,這種人其實根本不是知足,而是沒有膽量去追求更多,說得難聽一點,就是不思進取。

但我認為實則不然,很多時候,知足也是一種智慧。它不能為你帶來財富、名利或成就,卻給予了你最平凡的福氣。

其實,甚麼才是不思進取呢?不思進取並非指你沒有努力地獲得某種成就,而是你只求安穩渡日,你便是一個不思進取的人。進一步說,不思進取是指你對任何事都是逆來順受,不冷不熱,不會付出半點努力,活得一點意義也沒有,只是在混日子,自是談不上會有半分上進的心思了。

比對起那些不斷追求新事物、不懂知足的人,知足的人生活得更為愜意。他們不用擔心失敗,也不害怕得失。那麼,他們是否就不用努力過日子呢?當然不是呢,他們甚至比不知足的人更為努力踏實地工作、生活。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進步,不需顧慮得失,卻能有安穩的生活,過上充滿意義的日子。你說他們,其實多有智慧呢?

人的欲望永遠都是無窮無盡的,一旦開始了,便不會有結束的一天。你以為自己戰勝心中的欲望,但它卻緊緊拴住了你。

聽完這個故事,你一定明白更多——

從前,在一個小鎮上,住著兩兄弟及他們的父親。父親年事已高,他把兩個兒子叫來,且對他們說:「在我死後,我希望你們能互相扶持,爹沒有甚麼東西能留給你們,只盼望你們能好好打理麵包店。切記做任何事都要有個限度,要懂得知足,不要過度追求物質。凡事不要強求,否則最後只會物極必反」。

果然不久之後,老父親病逝了。小兒子一心一意希望繼續打理麵包店,安穩渡日,但大兒子卻不甘心困於小鎮上過平凡的日子,堅決離開了小鎮,到大城市去尋找發展的機遇。

過了幾年,小兒子仍安守本份與妻子用心經營著麵包店,同時也努力研究著如何使麵包做得更為健康美味。一家人雖不是大富大貴,卻是衣食無憂的,而且妻兒相伴左右,日子過得和和美美。一切,他聽從父親的遺訓,在別人眼中看似不思進取。

那大兒子呢?他到了大城市,用僅有的資產做了小生意,如今已是甚有名氣的富人,但性格卻變得喜怒無常,視財如命,吝嗇得很。他身邊真心的朋友逐漸離他而去,只剩下那些酒肉之輩。他自己不以為然,變本加厲地賺錢,利字當頭。萬沒想到他竟投資失利,一夜之間,身無分文。他身邊那些「朋友」迅速與他撇清關係。他想東山再起,卻苦無支援。

最後,他只好落魄地回到鄉鎮,看見弟弟一家人樂也融融地過著生活,自己卻孑然一身,心也涼了。他對過往自己的行為懊悔不已,倘若能回到過去,他一定會和弟弟一起守著麵包店。現在,他的不知足已經毀掉了一切。

誠然,知足的人往往能在平淡中獲得幸福,這何嘗不是一種有智慧的做法呢?由是觀之,知足並非不思進取,反而是有智慧的人的一種選擇。知足常樂,又何嘗不是一種福氣呢?


林翼勳博士評語

試為知足作解,有條理而縝密之述,有實例為證,收結謂知足乃「福氣」,你同意否?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7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