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為了消除偏見
- 作者: 葉梓謙
- 寫作年級: F5
- 寫作日期: 2025-10-17
- 學校: 佛教黃鳳翎中學
在如今快節奏的社會,很多人對讀書本身就存有偏見。當你在地鐵上看到有人在看書,你會贊歎其靜心學習,可當你看到別人手上拿的是手機,你還會這麼想嗎?
閱讀書籍可以增長文學知識,可在手機上也存在優質訊息,讀書學習不僅僅限於閱讀書籍,而是獲取技能,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從而消除偏見,不以手上之物去評判他人。
讀書幫助我們打破和抵禦「別人對自己的偏見」,獲得理解和尊重。李清照身處「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生活環境,深受父親的教誨,致力於打破女子不能成才的偏見,從小飽讀經書、滿腹經綸以金石錄見證學識,以「生當作人傑」為婉約派注入雄渾, 一筆挑破世人對女子柔弱的偏見。李清照不願屈服於「男尊女卑」,不順從士大夫之談恥於問學的陋習,從小對詩詞展現出無窮興趣,翻書閱經、挑燈夜讀、求學問師,繼而掌握富含韻味的文筆,跳脫出世人對女性的固有思維,成就千古第一才女之稱以打破偏見。
瘧疾肆虐,全球科學家投入無數精力,舉國之財去研發西藥抵抗瘧疾,大家對中藥不以為然,甚至淪為笑話,屠呦呦泯然於世人之譏,創立研究室,篤定中醫藥之效,夜以繼日地查閱《本草綱目》、《黃帝內經》等書籍,最終在《肘後備急方》中以「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為靈感,低溫萃取青蒿,在無數試驗後創出青蒿素,解救全球人民於水深火熱。倘若屠呦呦活在世俗對中醫的偏見中,不去閱讀書籍學習不常見的提取技能,沒有跳脫出世人對西藥崇拜思維,那麼中醫的千古光輝將不復存在,永久地被打上「不如西醫」的標簽。
讀書幫助我們察覺和破除「自己對他人的偏見」,培養開放和包容。王陽明被貶謫貴陽龍場,視當地苗民為「未開化蠻夷」,心存文化優越,可在習讀《易經》參悟到「天地萬物一體之仁」後,他主動向苗民學習建房要領,辨別草藥能力,兼開設書院,有教無類地傳教《詩經》、《尚書》,破除自己時他人的偏見。
假若一張白紙上存有幾個顏色點,那麼人們將會被其吸引而忽略究白正域,這幾個顏色點就像王陽明對苗民「蠻夷」的偏見,可在習讀經書後,不再執念於那些顏色,而關注到留白所內含的繽紛世界,發現了別樣天地,從而也破除了心中偏見。
李清照以學破階,屠呦呦以文鑄甲,印證「書猶藥也 善讀之可以醫愚」,她們解救偏見,打破枷鎖。
王陽明有教無類,揭示「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他打破牢籠,走向包容。
讀書是一個雙向破壁的過程,對外抵禦污名,以真才實學正名;對內破除心障,以萬物一體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