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需及時
- 作者: 張雅喬
- 寫作年級: F5
- 寫作日期: 2019-11
- 學校: 聖文德書院
樹影婆娑,枯竭的葉子被無情的風捲下,抬首才覺樹椏的葉落了半,只餘下的「唦唦」地隨風搖曳。我在鞦韆上擺盪,身側是一個黑鋼色的行李箱,夕陽的餘暉灑在肩上,睹著眼前旑旎,心裏卻生出「只是近黃昏」的嘆息。
到家時,天已暗下來了,母親從廚房裏探出頭,月餘未見,還好一切無恙。她連忙擦了下手走出來,邊唸著「回來了啊!」,「沒有事吧?」邊接過我的箱子,我有點動容,上前抱緊了她,喃喃喚了句:「媽。」,她輕輕拍著我的背,回道:「哎。」。而我身上帶著風塵僕僕,第一次離家的味道。
飯桌上,我給母親和父親夾著餸,母親問:「交流團怎麼樣?沒出什麼意外吧?」,我頓時不知如何說起,整理了一下才道:「出了點小事,原來寄宿家庭的阿姨突然走了,說是急性心臟病,然後轉了另一戶寄宿,沒事不用擔心。」
飯後,我爭著洗碗,在洗碗槽透過玻璃門,瞥見正在看電視的母親和老父。卻是泫然欲泣,回想起飯桌上那條問題,也憶起縈繞在我腦海的那天。
前些日子,我參加了聯學跨境交流,我是第一次住於寄宿家庭,難免有些不自在和靦腆。寄宿的主人,是位曲眉豐頰的中年婦人,她以爽朗的笑容向我自我介紹,她叫貝拉。幾天的相處下來,她既親切又健談,我亦感受到她在幫我融入和適應新環境。
有些時日觀察下來,貝拉阿姨和她年紀與我相仿的兒子關係疏離,他不常在家吃飯,有天甚至夜不歸宿,我和他也只見過幾面。而我能想像到阿姨孑然吃飯的情境,香氣氳氤的佳餚下,卻是一顆懸著的心。
「醫生,我媽,怎麼了?!」阿姨的兒子正牢抓著醫生的白衣,聲音有點顫抖。事出突然,我還沒有緩過神來,相信作為兒子的他,心裏定有翻天覆地的起伏。他佇立在牆邊等消息,面色蒼白恰以醫院無生氣的白瓦磚,眼眶發紅,只有須臾的抽鼻聲。似孩童,仍強撐不啜泣,但這時候我想我們都不用堅強。
良久,尚未等來手術室的消息,我便被老師接走了。當天的事,是夢魘亦是提醒,令我不禁怕母父也如煙般悄然消散。數晚輾轉後,我才知道人終究是沒了,夕陽西下。
自離開後我就忖思,若阿姨這刧過了,她的兒子定會好好珍惜盡孝吧。天道無情,去的就難挽,可細想方覺,是人無情,才釀今日悔。我們其實早了然這個道理,就好比花白斑駁的髮梢,怎樣在指間磨挲,重染,拔起,都難回舊時風彩,時間悄無聲息流走,有些事只能在當下啊。
媽媽,我慚愧在這生離死別間才參悟到孝要及時。還來得吧,承歡於您膝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在白駒過隙,稍縱即逝的日子裏,作為兒女對父母能盡的孝猶寸草春暉。孝道應常刻於骨,融於血,銘於心,即使在細技未節上亦要盡其力侍奉父母,敬重他們,感激他們。莫待到父母兩鬢霜白,才追悔莫及。人命無常,歲不與我,孝需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