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說
- 作者: 任祉伃
- 寫作年級: F4
- 寫作日期: 2025-10
- 學校: 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
海陸空中,我最喜歡的是海。我總喜歡看那海天一色的景觀,光著腳丫,踏在金黃色的沙灘上,看沙在陽光下閃爍,看大海和藍天融為一體。不時有海鷗飛過,唱起那屬於大海的歌謠,海風輕拂,帶著絲絲鹹腥味,那是屬於大海的味道。
浩瀚的海裏有許多生物,我最喜歡、亦最令我敬佩的便是鯨魚。鯨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哺乳類動物,牠們的顏色有的跟天空一樣,有的和雲一樣,有的和大海一樣。若要形容,大概就是冷靜、靜謐、安詳,不嘩眾取寵,自由地用自己的方法存在,而又帶點神秘。
牠沒有鰓,每四小時需要浮出水面,用腦袋上的噴水孔來呼吸,呼氣時空氣中的濕氣會凝結,就成了我們所熟悉的噴泉狀。那朵像花一樣的水泉與陽光一同出現之時,是一幀讓人拍案叫絕的美景。藍色的浪花,灑落的陽光,空中應景般架起了一座七彩的橋,美不勝收,那是屬於大海的風景。
鯨魚們喜歡結伴暢遊在蔚藍色的海裏,哼著歌,大海隨之被賦予靈魂。牠們的胸鰭在其游過的地方留下白色的痕跡,為大海增添點綴,成為海洋最美麗的風景。
春日雖美,卻總會落下西斜,就如鯨終會死去——孤獨地死去。
年老的鯨魚,會在預知到自己即將死去時,緩緩地離開族群,游到另一片海域,自成一角,寂寞地聽著海鷗的叫聲、海浪拍打在沙石上的響聲、各種蕩漾在海上的聲音......海裏,一隻巨大的鯨正在呻吟,牠的尾巴不停地上下左右擺動,彷彿這樣就能減少痛楚,這時鯨魚掀起的水花在夕陽的照耀下發出金色的光芒,猶如牠的眼淚。
終於,一陣風吹過,海面上泛起波瀾,鯨魚不再悲語,就在這個意在春而景如夏的傍晚,一個偉大的生命消逝了。
鯨慢慢沉入海底,頓時引起一陣騷動。魚群游過來,形成一股風暴,密不透風的就像一堵牆,連陽光也照射不進來。過了許久,魚群蜂擁地撲向鯨魚,啃食著牠的肉。陽光照射進來,海底又頓時明亮了起來。
沉入海底後,鯨魚的屍體成了眾多海洋生物的棲所,是空寂的海底最溫暖的綠洲。牠骨架內的脂類被分解,成為某種氣體,而骨架則化為五顏六色的珊瑚礁,供海底的小動物生活與居住。
鯨魚腐爛成泥,卻能供養整套海洋生命系統運行長達數百年。鯨落入千米海底的這個過程,被科學家取了個很有詩意的名字——鯨落。
自古以來,不少人信奉孔子、孟子等學者的教義,守著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少人為人民、為社會捐獻生命,在所不辭。現如今,時代如離弦之箭般高速前進,溫柔和寬容卻在這進步的過程中消逝,人們變得貪婪和自私,不懂感恩和奉獻。如鯨落般美好的事情逐漸被淹沒,甚至絕跡。
可我們還依舊日復一日地期盼著他人為自己搖旗吶喊,自己卻對「禍臨他身」冷眼旁觀,只自私地接受著他人的饋贈。
鯨生於海,長於海,死於海,歸於海。即使到了死的一刻,牠也要將軀幹化為山河,肉身當作百草,為海裏的其他生物盡忠,可謂是一生勞碌於海。牠從不嘩眾取寵、故弄玄虛,而是實事求是,願意用一條孤獨地逝去的生命,換來一座喧鬧的島嶼。鯨以這樣的形式存在於海裏,拋棄「呼吸與否」、「出現與否」等問題,「不存在」地「存在」於這片藍海中。
「一鯨落,萬物生。」鯨的死亡,實為世界上最偉大無私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