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懷念的香港

  • 作者: 王清琳
  • 寫作年級: F5
  • 寫作日期: 2015
  • 學校: 匯知中學

很久以前,有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所有事情都是簡簡單單的,那是我所居住的香港。

從我小時候開始,看見的已是那些單一化的大商場,幸好,那時候還沒被它們壟斷市場,好讓我能感受一下擁有獨特風味的香港小店。食店、書店、文具店抑或是路邊的報紙攤檔……很多小本經營的店鋪,因為大家是街坊一場,他們會把價錢盡量調低至你我都能感到滿意的水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香港人情味。

人與人之間,就算是素未謀面,抑或是久別重逢,在以前的本土小店我們都能找到最真摯的情感。如果要說本土最具特色的文化食店,非茶餐廳莫屬。

香港的茶餐廳內,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夥計們,這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了。因為他們每一個都兇神惡煞的模樣,不知道是每天都被客人氣壞了,還是真的很不喜歡當「打工仔」,光顧他還要受盡臉色,可是我們卻又很願意。他們通常穿著白色襯衣,原子筆習慣不蓋上蓋子便插進胸口的口袋中,總能看到一條條原子筆痕跡。當你要求他幫忙點菜,明明是他的份內事,卻顯得異常不滿,並毫不客氣道:「吃甚麼呀?」要是你不聰明,東張西望、左思右想,他們便會以不耐煩的神情催促你趕快回答。但要是常光顧的話,一旦與他們稔熟了,他就會記住你的口味,像是認識了很久的朋友,知道你的心意,讓你會心微笑,你便會發現他們也是個心地善良的人。

除了特色食店外,能充分代表香港的還有我最愛的公共屋邨。每逢黃昏,飯香味總會在邨內圍繞著,讓人馬上想起家。但更值得一提的,是屋邨的人情味。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還不是高樓密集,也不是金碧輝煌,而是簡單樸素、平平無奇的地方。那時還沒那麼多富裕人家,李嘉誠還在「穿膠花」賺錢呢!家家戶戶都在為自己的生活打拚,但仍然不忘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那時,街坊及鄰居像家人,像朋友,互相關懷,互相照顧,無分你我,彼此都成為對方生活的一部分。

煮豉油雞欠缺豉油嗎?不怕,隔壁的陳太太忙著為你奉上;只得孩子一人留在家中嗎?不怕,對面的王先生最愛帶小孩了。只要你有難,整個屋邨的人都兩肋插刀。記得每逢中秋佳節,中國人最愛團圓,每家每戶開著門,玩著燈籠蠟燭,燈火輝煌,整個走廊都是歡樂的聲音。就是因為每家每戶的大門都開著,漸漸大家就習慣著這生活模式,每天回家、上班、買菜都能看見對方,久而久之,我們都成了家人一樣,守望相助。

那時候,生活艱苦,可是我們卻很快樂,三餐溫飽就可讓人滿足一整天。「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來到三十多年後的香港,科技發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少之又少;街道小店被迫搬遷,換上一家又一家的金鋪、藥房;公共屋邨重建,變成高聳入雲的私人屋苑。看著這個陌生的地方,真不敢相信是那個陪著我長大的香港。我們拚命工作,但是我們追求的又是甚麼呢?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7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