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和諧社會 迎接美好明天

「各位,歡迎收看晚間新聞,警方接報,一個男人涉嫌用刀斬死正在睡夢中的兩名女兒和有身孕的太太……」;「一名男子在北角弒母,六十九歲母親因頭部受刀傷,以致失血過多死亡……」近日,一宗宗的家庭事件不斷地出現在市民的眼前,令人心起了漣漪。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是,我們依然相信再難念的經,總有解決的一日,為甚麼人們遇上問題,總是用如此殘酷,不理智的手法去解決問題?難道一家人不能好好商量?如果一家人不能和諧相處,那更不用說是朋友和「路人」了。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家衰口不停」,一家人和和氣氣地生活是再好不過的。即使自己有氣,不要忍氣,忍氣是治標,不是治本。生了氣,氣會困在心中,不懂化解,就傷身傷心;要適當的化解排解,人才愉快健康。其實一講,大家會吵,雙方都會生氣,所以我們自己要踏出第一步!因為我們不可以改變別人,不可以改變事實,只有改變自己才有出口,才有平息怒氣的入場券。要相信,自己是主人,別讓「生氣」主宰,傷害自己一家人,更傷害自家人的感情。平時就要與「關懷」「諒解」,這兩位朋友多交往,讓一家人與他們常聚在一起,那麼,「幸褔」「快樂」這兩位褔星,自然會敲我們的門探訪,而且長住不走。到時候,有了他們的長住,家裡就大大改變,改變以前不可理解的人事、經濟等困惑,改變以前不明所以的衰落與討厭!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除了親人,朋友是我們人生道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人際關係,而且許多事情是靠朋友知交才能處理的。朋友也是個人自省知己的一面最佳明鏡,交到真心的朋友,就要拿出自己的真心,以道德、以義氣、以慈悲來交往;如此得來的朋友,在最緊要關頭時,大家都能同甘共苦。所謂「患難見真情」,最困頓的時候,還能不變初衷的支持,顯現忠貞氣節,才是真正的朋友。所以朋友間要和睦相處就要遵守以下相處之道:一、以德交友,患難與共;二、以誠交友,肝膽相照;三、以知交友,見多識廣;四、以道交友,快樂融融。在古代的伯牙擅長於彈琴,結交一位知音的好友鍾子期,兩人默契十足,情投意合,充滿喜悅,確是人生一大幸福!琴具有「怡性化情與治心淫」功能,其目的在使琴心、人心,手指與道四者合而為一,陶冶出純美氣質,成就高尚的人格風範。那有思想,有心的人應該比琴更勝一籌吧!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有這樣的一句「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其實,應該改成「人和政通」才對。只要人人都和和氣氣的相處,政事才可以順順利利啊,如果每個人都不諒解狀況,動不動就動手或者是破口大罵,即使想通行政事,根本沒有人肯合作,那不是白忙了嗎?前一陣子的熱門話題「巴士叔叔」那不是很好的證明嗎?看過片段的人都指巴士阿叔太過野蠻,太不講理。但如果仔細看看,並認真聽清楚每一個人的對白,便發現其實「巴士阿叔」的指責並非全無理,因為,指責阿叔講話大聲的青年確實有柔性的挑釁行為。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說話的聲音有大有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互相忍讓,互相尊重。雖然,有些人認為香港人缺乏公德心,沒有為他人想,但這是一個現實的社會問題,需要通過長期的教育和共同努力去改變,若事事以西方進步國家的標準去要求每一個人,那不切實際,而且,這種動不動就指責別人的行為,很容易被誤會成一種挑釁,那阿叔發火,便在所難免,也就這樣變成千夫所指的野蠻人了。

還記得孔子的理想社會嗎?「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要是每個人都能向著這目標做人,那該好好啊!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 輯